鲁古尔泰是努尔哈赤的儿子,他的母亲是努尔哈赤的第二任妻子。作为努尔哈赤的儿子,他很小的时候就和父亲一起战斗,培养了很高的军事素质。作为将军,他为后金和清朝做出了重要贡献,是满洲不断发展的英雄。但鲁古尔泰有一个很大的性格缺陷,那就是易怒。他个人性格的原因留下了很多故事。
首先是清初很多电视剧都有的桥段,那就是“御前露刃”。鲁古尔泰认为自己军功出众,是一个严肃的儿子。在代善失败的情况下,他是继承努尔哈赤汗位的最有资格的人。然而,努尔哈赤去世后,国王召开议政会议,讨论继承人候选人,共同推荐有资格继承汗位的人。
鲁古尔泰骄傲地站在国王中,等待大家的推荐,但有一个非常尴尬的情况,那就是没有人推荐他。这让鲁古尔泰非常生气,当继承人选择定位皇太极时,他非常不愿意。
皇太极的母亲是从侧室升起的妃子,但莽古尔泰的母亲是努尔哈赤娶的妻子。从地位上看,莽古尔泰自然比皇太极好。说到军事成就,我和皇太极一起被列为四大贝勒,而我是三贝勒,皇太极是四贝勒。虽然排名与实际权力没有太大区别,但我在一代人中也很优秀。鲁古尔泰一直认为自己比皇太极好。然而,最后,我没有人投票。我认为我输给了我的皇太极,我登上了汗水的位置。没有人能接受这件事,更不用说鲁古尔泰了。莽古尔泰是个粗人,根本不会掩饰自己的情绪,甚至经常被迫生气。
皇太极知道莽古尔泰对自己的汗位不满,但并没有轻易动摇莽古尔泰的基础。直到御前露刃发生,才有一点迹象。
[img]810060[/img]
皇太极与明军作战,派莽古尔泰对付祖大寿。莽古尔泰对付的是明军火力最集中的地方,很快就被打残了。莽古尔泰来到皇前大帐,要求皇太极将正蓝旗调回,以补充兵力和物资。皇太极对莽古尔泰的合理要求视而不见。莽古尔泰心里怒不可遏,极不甘心地怒道:“我一切都跟着皇帝,皇帝却想把我打死。如果真的有什么问题,大可以下令拿着我的头,这样事事刁难有什么意义!越说越生气,竟是下意识地把手放在腰间挎的刀上。守在旁边的德格类眼看要出事了,赶紧打了莽古尔泰一拳,意在提醒。莽古尔泰受拳后,竟然拔出了刀。皇太极见此怒,命人夺取莽古尔泰,事后莽古尔泰的权利被削弱。
除了御前露刃事件,莽古尔泰还有一个流传更广的故事,那就是杀母邀宠。莽古尔泰的母亲富察氏与代善有私,这一事件被努尔哈赤发现。努尔哈赤为了自己的面子,以私藏财产罪放弃了它。连带着对他所生的莽古尔泰,也厌恶了很多。莽古尔泰为了保证自己的地位,杀了母亲,从而重获恩宠。然而,这种动物行为也大大降低了莽古尔泰在后金国的地位和影响力。
杀母邀宠是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但近年来有人提出了异议。莽古尔泰真的不如动物。你杀了你的生母吗?是否有一些误解。
虽然莽古尔泰杀母的谣言很多,但真正作为史料证明的却是皇太极的话。《清史稿·莽古尔泰传》皇太极这样说莽古尔泰:“二年轻时,汗父曾与我一起养育??没有授予行业!尔所的衣食,都是我剩下的,要靠我为生!因尔杀尔生母后,邀功于父,汗父随后命令附养其末生子德格类家。而众不知乎吗?为什么要砍我耶?也有人会因为尔原系肌瘦而死!而《清史稿后妃传》却只有这样的记载:“继妃,富察氏··天命五年,妃得罪,死。子二:莽古尔泰,德格类。女一,名莽古济,下嫁锁诺木杜棱。说得不清楚,更是让人疑惑。
从皇太极说的那句话来看,“后因尔杀尔生母,邀功于父,汗父随后命令附养其末生子德格类家。”似乎有两种解释
1、莽古尔泰杀母后,努尔哈赤命令莽古尔泰在德格类家“附养”;
2、莽古尔泰杀不了母亲,努尔哈赤让母亲在幼子德格类家“附养”。
在这两种情况下,只有皇太极才能作证,对于莽古尔泰是否真的杀了母亲,证据不足,确实存在争议。
莽古尔泰的故事 莽古尔泰真的杀了他的母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