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著名抗清(后金)将领袁崇焕在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被凌迟处决,擅自与后金议和,杀害毛文龙。
明思宗朱由检即位后,袁崇焕重新启用。在崇祯两年(1629年)击退皇太极后,魏忠贤余党“擅杀岛帅”、“与清廷议和”、“市米资敌”等罪名弹劾袁崇焕,皇太极趁机实施反间计。袁崇焕最终被朱由检判处通敌叛国罪。这篇文章是关于他死于反间计的?哪个说法是对的?
[img]809134[/img]
历史上普遍认为,这位为保卫大明做出巨大贡献的将军是皇太极进取中原的一个大问题。为了摆脱他,谣言说他打算把后金引进海关。清朝历史学家蒋良琪在《东华录》中描述了使用反间计的过程:后金曾俘虏两名明朝太监,然后使用蒋干偷书的旧典。几名后金官员互相大声说“耳语”:“我们今天撤兵,是在用计谋。明朝有内应过来,说袁巡抚答应和我们签密约,进入中原指日可待。“当两个太监听到这个重要的军事秘密时,他们惊呆了,然后“等待机会”轻松越狱。他们回去向崇祯皇帝汇报。崇祯相信了,然后杀了袁崇焕。
仔细推敲事情,真的有很多瑕疵,很多证据证明袁崇焕是典型的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
第一,袁崇焕涉嫌“结党营私”
崇祯皇帝不是一个软弱无能的人,如果不是生不逢时,他完全有可能成为过去的明君。他登基后,重点是加强皇权,借助东林党清除阉党。当阉割党对皇权构成重大威胁时,他开始抑制大臣的势力,使用阉割党。而袁崇焕此时正在发展,也在此时倒霉。他迅速扩张的影响使他成为阉割党的眼中钉,也逐渐使崇祯皇帝坐立不安。
二是擅长杀害重臣,威胁皇权
我不喜欢它(毛文龙在做事方式上确实有很多错误),所以我先砍了它,然后擅自杀了辽东凶猛的将军毛文龙。这件事让袁崇焕的孙承宗非常生气。后人的评价是:杀毛文龙“适合自杀”。袁崇焕本人事后也后悔了。目中没有君主的行为,一不小心就输了。
[img]809135[/img]
第三,崇祯帝失去了胜利的希望
“自我改变”后,后金已经包围了北京。崇祯皇帝对收复辽东失去了希望。此时,袁崇焕对他毫无价值。再加上袁崇焕诚实坦率的气质,这位沮丧的皇帝真的很尴尬。此时,皇太极使用了反间计。
第四,崇祯真的相信反间计吗?
袁崇焕于2002年12月在崇祯下狱,3008年8月在崇祯处决。范增、韩遂等中反间计一直是老板或伙伴在失败时头脑发热,而袁崇焕在监狱里被拘留了8个月。如果崇祯真的相信袁崇焕通过小偷,他早就被处决了。此外,八个月后,无论一个人多么愚蠢,他都会逐渐了解事实。
袁崇焕的死:死于反间计?我真的受不了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