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以后,诗歌中的青楼有了更多的生活氛围,有许多华丽的作品。诗歌不仅是妓女的精神,也是妓女的身体。如果有一首诗写在妓女的大腿上:
慈恩塔下亲泥壁,滑腻光滑玉不如。为什么博陵崔四十,金陵腿上逞欧书?
据说一些外国女孩也喜欢邀请作家在她们的玉腿甚至酥胸上签名。他们一定是从中国唐妓那里学来的。
[img]808460[/img]
金陵腿上逞欧书
唐代还有一部著名的小说叫《游仙窟》。所谓仙窟,就是青楼。一是人们喜欢诗化自己的浪漫,二是青楼之旅真的让人欲仙欲死。古人说“游仙”的时候,往往是嫖娼,就像西方人说洗手,其实是撒尿一样。
唐代文学中的青楼给人一种仙境感
《游仙窟》用很长的篇幅详细描述了主人公是如何来到仙窟的,受到了多么体贴的款待,并动员了各种修辞手段来描述主人公和两个妓女之间的戏谑和挑逗。它非常生动、有才华、华丽、色彩鲜艳,但不淫秽。
即使是身体欢乐的段落也尽力诗化。最后,当他们离开时,他们感到无限的悲伤,并哀叹“人生聚散,知道如何复仇”。事实上,青楼的欢乐不就是“告别聚会”吗?
[img]808461[/img]
唐代文学中的青楼给人一种仙境的感觉。仿佛“青楼只应该在天上,世界能游多少次?”
在宋代,这种文学形式的词汇发展势不可挡,使许多后代只知道宋词,而不知道宋诗。事实上,宋词和青楼之间的关系比唐诗更亲密。去掉青楼,唐诗的损失不是太大,只是结构性的,不是一般的。
如果宋词离开青楼,他们就不会崩溃。只剩下几个“豪放派”的傻老人,手里拿着铜琶铁板,喊着“大江东去”。他们知道的是唱宋词,不知道的人认为他们想表演硬气功。
随便翻翻宋人的词集,诗化青楼的作品无处不在,这里就不抄了。一般来说,“诗庄词媚”特别适合吟风弄月,表达爱意。就像现在流行的歌曲一样,除了爱情,就是失恋。
青楼“文化”
@ 与诗歌相比,这些词更真实、更详细地描述了妓女和客人曲折而微妙的心理情感。但正是因为如此,理想的颜色减少了,仙境的感觉稀释了,给人更突出的印象是一种生活的优雅。
到了元朝,作家们都变成了臭老九,地位和妓女一样
就像刘勇的“忍着浮名,换了浅倒低唱”,多么潇洒适意。秦观的“这里去什么时候见,襟袖上空有泪痕”是多么的深情。周邦彦的“琵琶轻放,声音低颤,灭烛来相就”是多么的温暖和醉人。
[img]808462[/img]
与唐诗相比,许多人更喜欢宋词。恐怕原因是宋词更好地表达了人性。宋词把青楼诗变得温馨可爱。它真的像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孩。她拿着红牙板,唱着“柳树岸上的小风和残月”。我仍然很同情。我能不爱别人吗?
元朝,作家成了臭老九,地位堪比妓女。诗意的青楼作品有两种倾向:一种是把青楼写成放荡的地方,安慰或发泄自己不平衡的情绪;另一种是反映青楼的黑暗面,写妓女的不幸和反抗,寄托自己的人生抱负。
大戏剧家关汉卿塑造了赵盼儿、宋引章、谢天祥、杜瑞娘等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妓女形象。此时,绿色建筑给人的印象就像一个战场,需要智慧和勇气。当然,结局总是团聚的。在最悲惨的情况下,中国人不会放弃对这种诗歌模式的偏好。@ 青楼依然美丽。
据说明朝是资本主义的萌芽,所以很多暴发户的钱爷涌入青楼,左港币,右美钞。你认为钱是世界上最脏的东西。这样,无论多么诗意,青楼都有点不干净。
许多暴发户的钱爷爷涌入青楼。
像《卖油郎独占花魁》中的花魁娘子辛瑶琴,还是懂得人间真情,挺可爱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杜十娘更是光彩照人,比我们这些俗人干净一万倍。
[img]808463[/img]
《金瓶梅》中青楼描述
但《金瓶梅》等作品中所写的李桂姐、吴银儿、郑爱月等人,却实在是青楼里的败类。@ 青楼里还有许多“棒尖”帮闲无赖王八蛋,欺内瞒外,乌烟瘴气。
经过这样的辗转反侧,青楼的形象受到了破坏。也许这属于一种“现实主义”诗化。我们不能让青楼总是那么“月亮朦胧,鸟儿朦胧”。是骡子还是马。是时候在商品经济的浪潮中散步了。
唐代文人墨客的特殊爱好 喜欢逛青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