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所谓的孙坚背书是什么典故?根据收集到的历史数据,孙坚的死亡与他的“匿玺背书”密切相关。正是孙坚的匿玺背书行动导致了后来与袁绍和刘表的敌意和埋伏。
孙坚生平介绍:
吴始祖武烈皇帝孙健(155-191年)、文台、汉族、吴县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春秋军事家孙武的后裔。东汉末年的将军、军阀,三国中吴国的创始人。
[img]805100[/img]
史书说他“长相非凡,性宽广,好奇节”。他曾参加过对黄巾军和董卓的讨伐。后来,他在与刘彪作战时死亡。从官员到破虏将军,也被称为“孙破虏”。他的子孙权是孙吴的开国皇帝。孙权建国后,孙坚被追逐为武烈皇帝。
孙坚在三国背约典故:
据说孙武的后代孙坚,在汉末征求黄巾有功,被崇拜为长沙太守。
在董卓乱政之际,孙坚作为诸侯联军的先锋,在“十八路诸侯反董卓”中非常活跃。然而,由于袁术的自私和拒绝送粮,他被董卓的将军华雄击败;华雄杀死了孙坚的将军祖茂。董卓迁都长安后,孙坚进驻洛阳,意外发现传国玉玺,便起私心,藏匿玉玺返回,不料事情泄露,于是与袁绍、刘表结仇。不久,孙坚在与刘表手下黄祖的战斗中埋伏而死。
根据罗贯中《三国演义》中关于孙坚背约历史的解释,孙坚既“匿玺背约”,袁绍求之不得,立即通知荆州刘彪拦截夺玺。于是交战。孙坚损兵折将,终于回到了江东。后来,孙坚为了复仇,“跨江击刘表”,阵亡。后来,他的儿子孙策以传国玺为抵押,因为他向袁术借兵。就这样,传国玺落入袁术手中,才有袁术称帝之事。袁术死后,传国玺转移到曹操手中,代代相传。直到唐末,五代时失踪,至今无人发现。
[img]805101[/img]
孙坚的妻子和后代介绍:
妻妾:吴夫人,生四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妾室:孙朗之母
孩子:孙策,孙权,孙毅,孙匡,孙朗
女:孙氏(鸿咨妻),孙氏(潘秘妻陈氏之母),孙夫人(刘备妻)
历史上所谓的孙坚背约是什么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