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四个儿子,也是周武王姬发的弟弟。他曾两次协助周武王东伐周王,并制作礼乐。周公被称为周公,因为他在周朝采邑,爵为上公。周公是西周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和教育家,被誉为“元圣”和儒家先驱。
周成王姬念(公元前1055年)―前1021年,姬姓,名念,周武王姬发之子,母邑姜(齐太公吕尚之女),西周王朝第二君主,在位21年。
周成王继位时年轻,周公旦辅政,平定三监之乱。周成王亲政后,创建了新都洛邑和大封诸侯,命周公东征,写礼乐,加强了西周王朝的统治。公元前1021年,周成王去世,享年35岁。
为了让周成王尽快成长为一个有前途的君主,周公也加强了对他的教育。因为成王是君主,不方便指责,周公把儿子的伯禽作为周成王的陪伴。当周成王做错事时,周公把对周成王的教训和惩罚转移给了儿子,使周成王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在他的教育下,周成王终于明白了很多为国王服务的方法,为今后治理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img]802656[/img]
周公姓姬名旦(约公元前1100年),又称叔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
历史上,周公是周武王的弟弟,周成王的叔叔。
周武王建立周朝后,两年后死亡。他的儿子纪念继承了王位,这就是周成王。当时,周成王只有13岁。此外,新成立的周朝并不稳定。因此,武王的弟弟周公旦帮助成王负责国家事务,这实际上是代理天子的权力。在历史上,它通常不被称为周公旦的名字,而只被称为周公。
周公的封地在鲁国,他要留在京城处理政事,不能去封地,等儿子伯禽长大了,就派伯禽代他去鲁国做国君。
伯禽离开时,问父亲有什么问题。周公说:“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今天儿子的叔叔,你说我的地位怎么样?”
伯禽说:“那自然很高。”
周公说:“是的!我的地位真的很高,但每次我洗头,遇到紧急情况,我立即停止洗头,把头发握在手里做事;每次我吃饭,我听说有人要求见面,我吐出太晚吞下的食物,去见那些要求见面的人。我这样做了,但也担心世界上的人才会拒绝来找我。当你到达鲁国时,你只是一个国王,你不能骄傲啊!”
伯禽连连点头,说一定要记住父亲的教诲。
周公全心全意地协助成王,管理国事,但他的弟弟管叔、蔡叔却在外面造谣,说周公有野心,想篡夺王位!
纣王的儿子武庚虽然被封为殷侯,但在周朝的监视下,他感到非常不自由。他迫不及待地想在周朝发生内乱,恢复殷商的王位,于是与关叔、蔡叔串通,联系了一批殷商的老贵族,煽动了东夷的几个部落,制造了叛乱。
吴庚和关叔叔制造的谣言让镐京沸沸扬扬,连召公师听了都怀疑。成王年轻时不懂事,更不用说是真是假了。他不相信这位帮助他的叔叔。
周公心里很难过。他首先对赵公石说了一句话,告诉赵公石,他绝对没有野心,要他顾全大局,不要相信谣言。赵公石被他真诚的话感动,消除了误会,重新与周公合作。周公稳定内部后,毅然动员军队,亲自率领军队东征。
此时,淮夷、徐荣等东方部落与武庚合作,准备搬家。周公下令给予太公望,并授权他。来自世界各地的诸侯都拒绝接受周朝,并由太公望征求意见。这样,太公望就控制了东方,他自己也尽力对付武庚。
经过三年的努力,周公终于平息了武庚的叛乱,杀死了带头叛乱的武庚。当管叔叔看到武庚失败时,他觉得自己没有看到他的兄弟侄子,于是上吊自杀。周公平定了叛乱,改变了霍叔的职责,对蔡叔犯了充军罪。
在周公东征的过程中,一大批商朝贵族成为俘虏。他们反抗周朝,称他们为“顽固的人”。周公觉得让这些人呆在原来的地方不放心;同时,他觉得镐京在西边,控制东部广大中原地区非常不方便。他在东部建了一座新的首都,叫洛邑(今河南洛阳),把殷朝的“顽固人民”搬到那里,派兵监视他们。
之后,周朝有两座都城。西部是镐京,也叫宗周;东部是洛邑,也叫周。
周公协助成王执政七年,终于巩固了周朝的统治。他还制定了一套周朝的规章制度。周成王满20岁时,周公将政权交给成王管理。
从周成王到儿子康王两代,前后约50年,是周朝强大统一的时期,历史上被称为“成康之治”。
周公辅助成王:周公和周成王的关系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