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802169[/img]
张承业(846-922年),本姓康,字继元,同州(今陕西大理)人,唐末五代宦官。
张承业从小入宫,被张泰当养子,后升任供奉。乾宁三年(896年),任河东监军,左监门卫将军。他执法严格,受到晋王李克的重视,并接受了李的遗命协助。
唐朝灭亡后,张承业拒绝了李的加官进爵,仍然担任唐朝的官职。梁晋争霸时期,他留在太原,执掌后方军政,为李灭梁建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龙德元年(921年),李坚持不顾张承业的反对称帝。张承业生病了,次年死于晋阳。唐朝成立后,他向左武卫将军致敬,并给予贞宪。
早期事迹
张承业原姓康,小时候被阉割入宫,后来被张泰收养为养子,改姓为张。光启年间,张承业主持合阳军事,获得紫衣,后升任供奉。
895年(乾宁二年),晋王李克向南征服了王行瑜。张承业被任命为李克用的监军,因为他多次使用渭北。王行瑜平定后,张承业改为酒厂使。
监军河东
896年(乾宁三年),凤翔节让李茂贞攻打长安,唐昭宗打算去太原避难。张承业因与李克用关系良好被任命为河东监军,安排迎驾事宜。不久,唐昭宗逃往华州(今陕西华县),张承业成为左监门卫。
903年(天复三年),宰相崔胤杀死宦官,并命令各镇节度使杀害当地宦官。李克假装不忍杀张承业,把他藏在斛寺里,杀了一个囚犯。904年(天佑元年),唐昭宗被朱温杀害。李克用再次任命张承业为河东监军。从此,张承业尽力忠于李克用。
辅佐嗣主
908年(后梁开平二年),李克病重,命令张承业、弟弟李克宁、将军李存璋、吴巩协助儿子李存旭,并对他们说:“我把亚子托付给你。”然后他死了。当时,李痛哭流涕。张承业说:“不让祖先的基础沦陷,就是孝顺。多哭有什么用?”于是他把李扶到大厅,让他攻任河东节度使、晋王。
同年二月,李克宁阴谋作乱,被史敬镕告知曹太夫人。曹太太召见张承业,指着李对他说:“先王把这儿托付给你,现在有人要背叛我们。你只需要给我们母子一个安身之处,千万不要把我们送到大梁上。张承业害怕地说:“老奴愿以死尊敬先王的遗命,你这是怎么说的?“我们是叔叔和侄子的近亲,不能互相残杀。如果我让位给我叔叔,叛乱就不会发生,”李存琏告诉张承业李克宁的阴谋。张承业道:“李克宁要把大王母子送到虎口,不除他怎么能行呢?于是和李存璋、吴贡、李存敬、朱守殷等人暗中戒备。不久,李存旭在府中大会诸将,在宴会上俘虏了李克宁,并将其杀死。
此后,张承业要求李拯救泸州(今山西长治),在夹城击败梁军。李非常感谢张承业,称他为七兄弟。他经常去他家看望他,出现在法庭上拜访他的母亲。当时,李承担了任命官员的责任,并想加入张承业的官员。张承业都拒绝了,只说他是唐代河东的监督使。
910年(开平四年),李在柏乡与梁军作战,接近梁军营地。将军周德威担心梁军会冲营,要求撤退。李很生气,回到营地休息。所有将军都不敢说话,所以他们让张承业去劝说他们。张承业来到王账,对李说:“现在不是王休息的时候了。周德威是个老兵,对军事有洞察力,说的话不容忽视。”那天晚上,李退出了军队,退出了宜。
912年(乾华二年),周德威征服卢龙节使刘守光。李命令张承业到幽州参军。不久,刘守光请求下降。张承业认为他不讲信用,拒绝下降,并建议李亲自带领军队征服。11月,李命令张承业代理河东军府事务,亲自征服幽州,取得了巨大胜利。
[img]802170[/img]
留守后方
915年(乾华五年),李夺取魏波。近十年来,李在河北与梁军作战,将太原所有军政委托给张承业。张承业征兵买马支援前线,招抚流民生产农业,收粮草丰富军用,让李没有后顾之忧。当时,张承业拒绝了留在晋阳的宗室权贵的不合理要求,如有违法犯禁,将受到惩罚。
后来,李回到太原,想要钱奖励灵人,便在府库宴请张承业,并命儿子李继岌为张承业起舞助兴。张承业把自己的玉带、马给了李继岌。李指着钱堆说:“和哥(李继岌岌小名)没钱花,七哥就给他这堆,宝马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张承业说:“郎君为我歌舞,承业已经拿出了自己的工资回报。这笔钱是大王府库的东西,用来支援三军。我不敢把公物当作私人礼物送人。”
李很不高兴,借醉责怪张承业。张承业道:“臣是个老使,不是为子孙谋财,省钱是为了大王的基业。如果大王要奖励别人,对老夫也没什么,但是财尽兵散的时候,一事无成。李存旭怒不可遏,让元行钦剑来。张承业拉着李存旭的衣袍,哭道:“老奴受先王遗命,誓要杀汴贼。若大王节省国库财物并被杀,死也无愧于先王。阎宝把张承业拉开,让他退下。张承业骂道:“你以前是朱温的同党,现在不忠诚,竟敢阿谀奉承。"说完挥拳便打。
这时,曹太太夫人听说李存旭酒后失行,赶紧派人叫他回去。李天生孝顺。听到母亲的召唤,他向张承业磕头道歉:“我今天喝了更多的酒,冒犯了七哥。我妻子会责怪我,让七哥喝两杯酒给我分解。连喝四杯,再劝张承业喝酒。但张承业拒绝喝酒。李回去后,曹太太让人告诉张承业:“小儿冒犯特进,我已经责骂他了,你先回家吧。第二天,曹太夫人和李存旭亲自到张承业府慰劳。
19917年(贞明三年),李存韬承制,拜张承业为开府仪三司、左卫将军、燕国公。张承业坚决拒绝接受。
忧郁而死
921年(龙德元年),李存旭的观众将劝说他登基称帝。当时,张承业卧病在床。听到这个消息后,他命令人们将他从晋阳抬到魏州(今河北省魏县),并建议他:“大王的父子和梁贼已经战斗了30年,为国家报仇,恢复唐朝。如今梁贼未灭,大王将称帝,恐怕会让天下人失望。大王要先杀梁贼,为先帝报仇,然后在唐朝立下后人。唐代后人若在,谁敢承担?如果唐朝没有后人,世界上谁能与国王竞争?大臣只是唐朝的一个老奴隶,希望成功后退休。当时路人感叹“这是本朝的使者,先王监军”,难道不是上帝和臣子的荣幸吗?”
李只是说:“我不想当皇帝,但我为什么不能当众将军呢?”看到李拒绝,张承业知道很难劝阻,痛哭道:“诸侯们为了恢复唐朝而努力奋斗。现在国王自己获得了皇位,欺骗了老奴隶。”于是他回到晋阳,从此病不起。
922年11月2日(龙德二年),张承业死于晋阳,终年77岁。曹太太夫人听到后,立即赶到家中哀悼,并穿着孝顺的衣服向侄子致敬。19923年(同光元年),李称帝,为后唐庄宗,追赠张承业为左武卫将军,并赠送贞宪。
最伟大的宦官张承业简介:接受遗命辅助李存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