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武器似乎是一个非常现代的概念,但事实上,匈奴人早在1700多年前就使用过它。瘟疫导致汉朝人口在短短80年内急剧下降了5000多万。不仅如此,300多年的瘟疫还造成了社会的持续动荡,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给中国社会文化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匈奴人西迁欧洲后,也给欧洲人带来了挥之不去的记忆...
[img]801159[/img]
匈奴的大规模生化武器
西汉时期,匈奴人把战马绑在长城脚下,对汉军说:“秦人(匈奴人称汉人为‘秦人’)。你不想要马吗?我们来了。
“这些战马实际上是被匈奴毒死的,这是草原上一种独特的疾病。汉军把这些被疾病感染的马送去了 “引入关内,便致人染病”。
匈奴当时正处于汉匈战争后期。汉军攻势猛烈,匈奴被迫北迁。为了阻止汉军继续北行,匈奴人用沾有病毒的牛羊尸体污染了汉军要经过的道路和河流的上游,使汉军感染了疫情,从而失去了战斗力。
然后,人类历史上最早记载的生化武器迅速发挥了连匈奴人都没想到的巨大力量。
匈奴骑兵
可以想象,以前没有免疫力的汉族人,面对这种传染性和活力都很强的瘟疫病毒,无异于一群待宰的牛羊,这也是瘟疫在中原反复肆虐300年的原因。
[img]801160[/img]
其中,仅从黄巾起义(公元184年)到晋武帝泰始元年(公元265年)重新统一中国,战争和疾病就导致了人口的惊人急剧下降。黄巾起义前,东汉统计全国人口5650万,三国末年魏蜀吴总人口只剩下560万。
匈奴后裔
匈奴通过疫马和牲畜施放的瘟疫,当时被称为“伤寒”。这种“伤寒”有两个症状:一是患者有斑瘀(称为“伤”);一是因高烧而苦寒(称为“寒”),死亡率很高。东汉末期著名医生张仲景在《伤寒论》序言中悲痛地说:“我家人多,有200多人,但自安建第一年以来不到十年,三分之二死亡,其中十分之七死于伤寒。
”
[img]801161[/img]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没有条件接种疫苗的非洲,伤寒死亡率最高只有10%,这与汉代的伤寒非常不同。
那么汉代人说的伤寒病是什么呢?让我们来看看这些细节。一个是匈奴巫医的下属
“法”,可以污染牛、羊、马,但不会让它们生病;二是这种病基本不超过长江;公元1世纪至4世纪前后,“伤寒”瘟疫在中原反复发作。
根据这些细节,我们可以推断,这种伤寒病是现代医学中所说的流行性出血热,是由动物(尤其是老鼠)传播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由于主要是老鼠传播,长江阻挡了老鼠南下,所以疾病基本上不超过长江。由于老鼠被杀死,体内持续的隐性感染病毒导致反复瘟疫;匈奴巫医的“魔法”很可能是老鼠的粪便。
魏晋“疯”流
瘟疫和战争和军事灾害也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时代文化现象,即“魏晋时期的浪漫”。现在我们可以看到,魏晋时期,许多文人和名人穿着宽大的衣服,穿着木屐。他们总是认为这是无忧无虑的表现,但我不知道这是吃药的原因。历史上,魏晋时期的人们经常服用一种叫做五石散的汤来治疗和预防伤寒。
[img]801162[/img]
汉匈战争
五石散作为一种药酒,有出汗的作用。因此,即使在冬天,服药的人也会发烧。不用说,如果他们穿紧身窄衣服,他们会擦伤皮肤,所以他们必须穿宽大的衣服。脚也是如此。穿鞋袜很容易磨损脚皮,所以换鞋是最好的选择。
此外,为了避免疾病的传染,当时很多士人远离世界寻找净土,于是顺便开始了寻找自然的时尚,导致了山水诗和山水文学的兴起。
匈奴后裔大会
匈奴是汉代生物战争的始作俑者,但其家族后来成为了严重的受害者。在南匈奴附汉后的几百年里,北匈奴不断向西迁移,瘟疫一路传播。公元2世纪,出血热瘟疫在中亚、西亚爆发,2-3世纪在罗马流行。之后反复发作,到公元6世纪几乎遍布整个欧洲。
[img]801163[/img]
公元375年,匈奴人出现在顿河草原,然后横扫大草原,直到大部分欧洲。这些骑马的入侵者不仅给欧洲带来了战争,还带来了更可怕的瘟疫。在接下来的一个多世纪里,流行性瘟疫震惊了整个欧洲。在英国,公元444年的瘟疫使英国人没有足够的健康人来掩埋尸体;维也纳和罗马在公元455年和公元467年也遭受了类似的瘟疫袭击,死者数不胜数。
由此可见,匈奴人是第一个使用瘟疫作为战争手段的群体。这一举动给中欧古代带来了数百年的“生化”灾难,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汉罗帝国的崩溃。
匈奴人[生化武器]:中欧疫情肆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