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小国两次入侵清朝 政府也向他求和

打开今天的世界地图,中国西南角有一个存在感很低的国家——尼泊尔。尼泊尔总面积14万平方公里,人口2900万,人均年收入仅240美元,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

[img]799002[/img]

尼泊尔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历史上经历了四个王朝,最后一个王朝沙阿王朝于2008年国会成立时结束。有趣的是,尼泊尔是一个以印度教为主的国家,90%的人相信印度教,但佛教的发源地是尼泊尔,释迦牟尼出生在尼泊尔。

尼泊尔作为中国的邻国,与中国有着近2000年的历史渊源。尼泊尔是中印僧侣贸易的必由之路。法显和玄奘都去过尼泊尔。总的来说,中尼关系在历史上还是比较友好的。然而,也有例外。18世纪末,小国尼泊尔两次入侵清朝,试图入侵西藏。

尼泊尔被称为亚洲瑞士,国内雪山非常美丽

[img]799003[/img]

18世纪上半叶,尼泊尔分为几个并存的部落,分别向清朝纳贡,被清朝称为“巴勒布”。中叶以后,廓尔喀人突然崛起。他们英勇善战,逐渐击败各大部落。1769年,建立了统一的尼泊尔王国(沙阿王国)和建都阳布(今加德满都)。

廓尔喀人非常擅长战斗,到处战斗以扩大王国的领土。最大的时候,他们达到了尼泊尔的三倍大小。渐渐地,一系列的胜利让他们有点膨胀,开始忘记自己是谁。他们实际上在它旁边发挥了清朝的巨大想法

[img]799004[/img]

插入一段解释,廓尔喀人能打多少?在世界历史上,有一支强大的雇佣军——廓尔喀雇佣军,这必须从1814年开始。1814年,英国试图入侵尼泊尔,尼泊尔人奋起反击。以1.2万千廓尔喀人为主的尼泊尔军面临着装备精良的3万英军。

没有退缩,给了英国军队一个沉重的打击。从那时起,英国人就记得英勇的廓尔喀人。第二年,他们开始招募廓尔喀人组成雇佣军。此后,廓尔喀雇佣军几乎参与了现代历史上与英国有关的所有战争。

[img]799005[/img]

19世纪末,廓尔喀雇佣军参加了对印度独立运动的镇压。在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中,超过20万廓尔喀人代表英军进入战场。即使在21世纪,他们仍在阿富汗、伊拉克和其他地方作战,英国仍有3700名廓尔喀雇佣军。

几个世纪以来,廓尔喀雇佣军一直是全球雇佣军领域的金字招牌,勤奋、忠诚、听话、勇敢、善于战斗。有趣的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解放军也与廓尔喀作战。

[img]799006[/img]

1962年,在对印度的自卫反击战中,我军在一场战斗中遇到了印度的廓尔喀雇佣军,战斗非常艰难。后来,我们的军队努力取得胜利。征服阵地后,为了表达对廓尔喀雇佣军的尊重,我军埋葬了死去的廓尔喀雇佣军

廓尔喀雇佣军和他们的廓尔喀军刀

沙阿王朝凭借强大的廓尔喀人,开始对中国西藏垂涎三尺。1780年,六世班禅在北京沉默,班禅的哥哥带着班禅的棺材回西藏埋葬。乾隆皇帝最好的脸奖励了“无忧无虑的数十万黄金”。这个消息传到了贫穷的尼泊尔,国王贪婪地流口水。

[img]799007[/img]

1788年,经过多年的准备,廓尔喀军共有1万多人出兵西藏,占领了聂拉尔、宗喀、济咽等地。由于西藏守备兵力薄弱,缺乏训练,廓尔喀军一路势不可挡。乾隆得知后,派成都将领鄂辉3000人入藏,认命巴忠为钦差,接管藏内事宜。然而,在巴忠到达西藏之前,西藏地方政府私下派人与沙阿国王和解,因为他害怕事情闹大。双方同意用银两赎回廓尔喀军占领的西藏诸地。西藏每年向沙阿王国赔偿3.2万白银。


小国两次入侵清朝 政府也向他求和小国两次入侵清朝 政府也向他求和


  • 为什么清朝禁止汉人进入东北?为什么不告人秘密?
  • 清朝是由东北女真人建立的,当时东北是荒芜之地,急需发展。清朝入主中原后,满族人内迁稳定统治,入主中原,当时东北成了千...

  • 清朝国号起源之谜:清朝国号是怎么来的?
  • 为什么清朝叫清朝?清朝的国号是怎么来的?1636年,皇太极易“金”为“大清”,“大清”符合“大元”、“大明”取号的传统比“大明”更有...

  • 注定亡国!大清灭亡前发生的三件怪事
  • 简介:每个朝代灭亡前都会发生几件无法解释的事情,清朝也不例外。让我们来介绍一下清朝灭亡前发生的三件奇怪的事情。让我们...

  • 辛亥年大清帝国如何崩溃:军事制度的腐化造成了灭亡
  • 武昌起义一声枪响,清朝只用了五个月就宣布灭亡,这让革命党人感到惊讶。为什么276年统治中国的大帝国会在这个时候崩溃?要知...

  • 未解之谜:揭大清灭亡前发生的三件怪事
  • 每个朝代灭亡前都会发生几件无法解释的事情,清朝也不例外。让我们来介绍一下清朝灭亡前发生的三件奇怪的事情。让我们一起来...

  • 清朝国号起源之谜:揭秘清朝国号是怎么来的?
  • 1636年,皇太极易“金”为“大清”,可谓各种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就主要内部因素而言,“金”国号不足以规范其未来发展,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