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的陵墓叫玉陵。说到玉陵的建设,很费劲。毕竟乾隆的生命力太强了,根本不考虑早点建自己的陵墓。但是,按照封建规则,皇帝必须尽快修建自己的陵墓。皇帝不急于大臣们。最后,乾隆打不过大臣们的好意,决定修建自己的陵墓。后人称他的陵墓为玉陵。
作为乾隆盛世的皇陵,裕陵的国库预支了200万两银。乾隆把裕陵的地址放在康熙的东陵附近。在乾隆眼里,康熙是他真正钦佩的一代天骄。
[img]795863[/img]
九年后玉陵完工后,乾隆视察他的地宫时,他非常失望。玉陵地处平地,地宫到处渗水,看起来像豆腐渣工程。渗水的主要原因是玉陵后面的山水顺势而下,流水沟没有修剪。
还不错。花了很大力气建造的皇帝陵墓到处都是渗水,大臣们一个个焦虑不安。只能捡遗补缺,挖沟,分流后山雨水。@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渗水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
公元1799年,乾隆去世,五位贵妃陪葬他。
然而,乾隆去世129年后,一群强盗来到他的玉陵,开始了最疯狂的盗墓。这群盗墓贼的头叫孙殿英。他也以炸开玉陵而闻名,臭名昭著。
乾隆玉陵打开后,有五扇石门。盗墓贼一个接一个地打开了第一扇和第五扇石门。这时,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当他们打开第五扇石门进入乾隆和五位公主的陵墓时,士兵们看到其他五位公主的石棺安静地放在原处。只有乾隆
“走”下来,石门被顶住了,士兵们无法打开门。
盗墓贼立刻乱作一团,他们都很害怕,都被认为是乾隆显灵来惩罚他们,一个个抱头鼠窜,不敢踏进陵墓一步。
[img]795864[/img]
孙殿英收到报告后更是不敢相信,他们找到了当年为乾隆修建石棺的石匠后代,终于揭开了这个谜。
乾隆130年后“走”之谜,还是源于当年豆腐渣工程的渗水。原来,它已经浸泡在地下水中很长时间了。在后期维护中,当定期抽水时,它受到浮力的影响。乾隆棺材从宝床漂到石门,顶住了石门。
最后,乾隆皇帝玉陵,被称为“十全老人”,被孙殿英毁得面目全非。一代英明皇帝乾隆最终以如此悲惨的结局落下帷幕,让后人叹息不已。
玉陵原是豆腐渣工程 让乾隆下来顶住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