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始皇陵地宫《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留下160个字的记录。《史记》记载了始皇陵“坟高五十多丈”。以当时的尺值折算,其高度约为115米。1961年,当地文管本测量高度为43米。1982年,在8383部队工程兵的协助下,笔者再次测量了陵墓封土,结果为坟高55.05米。后来,航空测量的海拔高度也相似。可见2000多年来水土流失,封土高度比原来低了一半以上。封土底边为长方形。南北长515米,东西宽485米,占地面积近25万平方米。
[img]794700[/img]
秦始皇陵自被发现之日起,一直处于尚未挖掘的状态,不知是出于保护遗迹,还是怕皇陵内部机关重重。
秦地宫有哪些珍贵的随葬品?几千年来,它引发了许多神奇的传说。地宫飞雁是一个非常迷人的传说。
据《三辅故事》记载,楚霸王项羽入关后,以30万人盗掘秦陵。在他们的挖掘过程中,一只金雁突然从墓中飞出,神奇的飞雁一直朝南飞去。
斗转星已经搬了几百年了。三国时期,日南(宝鼎元年)的一位太守官员名叫张善。有一天,有人给他送了一只金雁。他立即从金雁上的文字判断这件事来自始皇陵。
[img]794701[/img]
这个神奇的传说有历史依据吗?近年来,一些学者指出:“虽然这是一个传奇故事,但它表明秦陵的文物已经流失,远达云南以南。至于金燕的精致制作,它不仅好看,而且可以飞。
鲁班已经能够制造木雁了
这也是可能的。春秋时期,著名工匠鲁班制作了木雁,在天空中飞翔,直飞宋城。
几百年后,秦国的工匠们可以制造出会飞的金雁,这是可信的。”那么,这个传说是否可信呢?
[img]794702[/img]
在中国这个历史上不太重视科技的国家,如果能在2200多年前制造出会飞的金雁,这在中国科技史和世界科技史上都是罕见的奇迹。
然而,金属飞雁的可信度确实让中国人汗流浃背。如果你仔细考虑,你会立刻看到这个传说的缺陷。
秦始皇陵地宫飞燕之谜 或者只是传说不足以想象一个金属物体在空中飞行并不像放风筝和轻气球那么简单。
后者由于质量轻,可以在自然风的帮助下在空中飞行。但是,对于一个金属物体来说,如果没有机械动力,单靠自然风,更不用说空中飞行了,恐怕连起飞的基本问题都解决不了。
[img]794703[/img]
金属飞雁经过仔细推敲,有缺陷
2200年前,中国如何解决金属物体的飞行动力问题?
进一步分析,假设秦朝有能力制作会飞的金雁,金雁埋在地宫后会继续自动飞行,在地宫飞行近1000个日日夜夜。
项羽打开地宫墓道时,自动飞翔的金雁顺利地沿着地宫墓道飞出地面,然后穿过秦陵南侧数公里高的山峰,飞向遥远的南方。
金雁传说的辨误问题到此结束。
[img]794704[/img]
假如这个奇闻不是闲聊文人编造的,那么,金雁的控制和指挥系统恐怕连今天的电脑都望尘莫及。@ 我们可以肯定地说,秦陵金属飞雁的传说根本不可能。具有现代科技意识的中国人不应该相信这个传说。
金雁传说的辨误问题到此结束。但进一步说,古代文人编造的这个传说故事在历史文献上有什么线索吗?
汉代有关文献记载,司马迁和班固的描述中有“金为福雁”的文字。显然,两位历史大师记录了墓中用黄金制成的“福雁”,古代文人很可能会用这种浪漫和“创造”飞雁传说的故事。
秦地宫揭秘秦始皇陵之谜有哪些珍贵的随葬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