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浙江武义县的俞源村,是中国最大的俞姓聚居地之一。来到村口,迎面是一条S型小溪,把水田圈成一幅巨大的太极图。从鸟瞰图来看,俞源村呈“北斗七星”形。就连余家排世代的十个字,即“尊敬礼仪,权衡福寿昌”,也具有天文意义,意思是余家尊敬“北斗七星”,他们会祝福余家福生活繁荣。清东陵是清朝的皇家陵墓。有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五位皇帝和15位皇后、136位妃嫔、3位兄弟和2位公主。有15个陵园,大大小小。它是清朝三大皇家陵园中规模最大、埋葬人数最多、特色最鲜明的,也是被盗严重的。
[img]789172[/img]
清朝灭亡后,东陵遭遇了三次大规模灾难。第一次发生在1928年7月,盗墓头是孙殿英,后人称之为“东陵盗贼”。孙殿英以祖先报仇的名义偷走了东陵,偷走了无数的宝藏。由于战争的时间,这个案子结束了。
东陵第二次被盗发生在1945年8月。由于东陵地区的民主政权尚未正式建立,一些罪犯和土匪抓住机会制造了第二起东陵盗窃案。被盗的陵墓包括康熙皇帝的景陵、咸丰皇帝的定陵、同治皇帝的惠陵和慈安陵。陵墓被盗,损失惨重,超过了第一次。案件发生后,其他陵墓也被盗,陵墓周围几乎没有墓葬幸免。
[img]789173[/img]
东陵第三次被盗发生在1949年,这是第二次东陵盗窃案后的一次清理。一些非法村民搜查了地下宫殿,清空了幸存的文物,甚至地下宫殿金井里的珍宝也被清理干净了。
东陵被盗三次,大部分陵墓被严重破坏,但有一座陵墓安全可靠。这座陵墓是清朝祖先顺治皇帝的孝陵。这座陵墓位于瑞山主峰南麓,后面是昌瑞山,前面是金星山,位于陵区主轴线上。可以合理地说,孝陵是清朝东陵的祖陵。盗墓者应该先偷它。为什么它没有被偷?当我去孝陵时,我答应了。
原来康熙为了防止孝陵被盗,在孝陵大碑楼的神功圣德碑上做了一个建议:“皇考遗命,山陵不崇装饰,不藏金玉宝。”这句话其实是给想盗墓的人听的,意思很清楚。孝陵的地宫里没有宝藏,是空的。盗墓者为什么偷没有宝藏的坟墓?不难。
[img]789174[/img]
不幸的是,孝陵神功圣德碑在东陵的一场大火中被烧毁,现在只剩下残件了,现在陈列在神功圣德碑亭南门券前。
清东陵被盗三次,但这座陵墓逃脱了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