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阉割最严重的是东汉和唐朝,尤其是唐朝。唐末,这些宦官可以任意废除最高统治者的唐朝皇帝。唐朝的亲王看到他们甚至不得不站在路边行礼,天可汗的后代已经沦落到这个领域。明朝的宦官大家都很熟悉,比如王振、刘瑾、汪直、魏忠贤等等。他们从只能做一些粗活的杂役,一步一步过高到@ 内阁大学生也应该对他们礼让三分。他们的肆无忌惮加速了明朝的崩溃。清朝作为前车之鉴,如何防止宦官专权?
[img]785241[/img]
图片来自网络
一、清初对宦官的限制苛刻
清朝入关前,宫中没有太监。如果你在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期看到公公,只能说你被电视剧骗了。清朝入关后,决定在宫中使用太监,以防照明朝的旧例。鉴于历代的惨痛教训,清朝在使用宦官的早期阶段对他们非常警惕。人数也有很大限制。明朝宫中宦官最少2万多人,顺治皇帝只使用1000名宦官。并对他们进行了严格的限制,通常宦官只允许做一些厚重的家务,只有四种以上的太监才能住在宫里,绝对不允许泄露宫殿。
顺治12年来,顺治皇帝在宫中专门设立了警示铁牌,警告各级宦官履行职责,不得干预政治事务,交接官员,报告越级事务,否则将被处决。然而,顺治皇帝并不是一个有眼见真实的君主。他保留了明朝宦官的十三衙门,这使得他在位期间后宫的情况一团糟。康熙皇帝在位初期,他的继任者年少无知,但成年后立即撤销了烧钱的十三衙门。
二、雍正时期抬头,乾隆时期再次被压制
康熙在位期间,宫中只有700多名宦官,但雍正时期增加到2000多人,宦官在朝中的影响力开始上升。这与雍正皇帝的纵容密不可分。雍正皇帝还是王子的时候,他需要宫里的宦官给他发信息,以获得他父亲康熙皇帝的青睐和信任。雍正登基后,自然不能亏待这群人。在雍正统治期间,宦官可以说比以前好多了。
[img]785242[/img]
图片来自网络
不幸的是,雍正在位仅13年就去世了,他的儿子乾隆皇帝就没那么好说话了。乾隆皇帝大力整顿了已经开始冒头的宦官,处死了雍正时期几个猖獗的太监。以秦、赵、高三字为宦官姓氏。秦赵高是三字组合。随时警惕自己,防止宦官乱国。乾隆皇帝对犯罪宦官的处罚非常严厉。最轻的是三年的罚款。一般来说,他被分配到东北地区做奴隶。乾隆23年,一位名叫高云从的宦官泄露了乾隆对黄河水利的处理情况。乾隆皇帝勃然大怒,立即将他处罚。@ 乾隆皇帝还鼓励外国大臣监督宦官。九品巡视员张若英指责一个在外胡作非为的宦官,乾隆不但没有生气,反而给了他连升七级直接升到五品官。
三、清末宦官势力不断扩大
清末,由于皇帝水平严重下降,宦官的势力再次抬头。道光时期的大宦官曹金喜为乾隆、嘉庆、道光服务,在宫中影响很大。封疆各地的官员每年过节都会送他礼物,这样他们就可以多工作几年;为了得到老皇帝的青睐,王子和王子们也吸引了他。
[img]785243[/img]
图片来自网络
当同治和光绪两位小皇帝在位时,他们的“母女”慈禧太后非常重新宦官。他们曾经派安德海去江南买龙衣,安德海一路打着她的旗号炫耀自己的力量。李莲英是清朝唯一的大宦官。然而,这与明朝的前辈们相去甚远。
1912年清朝灭亡后,宦官没有立即被废除。小溥仪住在紫禁城时,身边有数百名宦官。然而。这时,宦官已经失去了以前的威望。他们呆在宫里只是为了生存。他们离开宫殿时几乎什么都做不了。1923年,溥仪被赶出紫禁城,这些宦官不得不开始谋生。
为什么清朝没有宦官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