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木兰诗中有一句话:“当窗户照亮云寺时,镜子是黄色的”。这意味着古代女性在镜子前打扮,但你知道吗?在宋代,“镜子”不允许被称为“镜子”,而是被称为“照片”。为什么会这样?
事实上,在古代,古人有着精湛的制镜技术。宋明时期最著名的古铜镜是湖州几家顶级铸镜作坊的产品。
[img]776065[/img]
网络配图
湖州镜始铸于北宋,兴盛于南宋,元代衰弱,明代再次兴起,清代,湖州再次成为全国著名的铸镜中心。
在古铜镜中,有些古镜看起来很像现代梳妆镜。圆镜下有一个长手柄,背面有双喜图案。这种镜子是古代女孩结婚时母亲家庭必备的嫁妆品。
[img]776066[/img]
网络配图
湖州铜镜背面铸有“湖州真石家念二叔照”、“湖州石家照”、西安文物交流中心主任贾金华说:“这些铭文都是铸镜作坊的名字,相当于现在的商标。”
从铭文的角度来看,许多铜镜似乎与“石家”有关。“石家”在当时的铸镜作坊中的地位有多高?贾金华说:“‘石家’是宋代最著名的私人作坊,也是中国以家庭为主体的铸镜。它拥有实物最多、影响力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私人作坊,以其代代相传的家庭管理而闻名。”
有些人对镜子上的铭文感到困惑:“为什么所有的镜子都被写成‘照片’?”事实上,这与宋太祖祖父的名字有关。湖州镜是中国铜镜从宫殿进入普通人的家,实现商业化的重要见证。但宋太祖祖父的名字是赵静。当时,为了避免与皇室发生碰撞,宋朝将镜子中的“镜子”改为“照片”或“镜子”,统一称为“照片”或“铜镜子”。
[img]776067[/img]
网络配图
历史上有许多改名的例子,以避免皇帝的名字。例如,唐太宗李世民将“民部”改为“户部”;汉光帝刘秀将“秀才”的名字改为“茂才”等。禁忌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独特现象。在大多数情况下,统治者要求用意义相同或相似的词代替禁忌词。
为什么宋代人把[镜子]称为[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