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记得我上高中的时候有这样一个不正常的规定,要背三字经和弟子规才能参加高考。这对我们来说很难。每次背到“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后面,我们都受不了。现在回想起来,为什么百姓以“赵”为首?这是什么意思?
宋代写的《百家姓》将赵姓列为全国第一姓,赵姓是宋代的国姓。事实上,人口和家庭并非如此。据专家研究,赵姓是当今中国第七大姓氏。
[img]776101[/img]
网络配图
赵出自同祖,与秦同姓。赵的祖先是伯益,具体的祖先是造父。伯益是夏朝东夷族的首领,也是各支的直系祖先。
伯义的9世孙造父是西周时期著名的车马驾驶专家。据说他在桃林得到了8匹马,经过训练后献给了周穆王。周穆王配备了一辆好马车,让他的造父为他开车,经常出去打猎和玩耍。
有一次,当我去昆仑丘的时候,我看到了西王母,很高兴忘记了回来。这时,我听到了徐国徐燕王叛乱的消息。周穆王非常担心。在关键时刻,造父驾驶数千英里,使周穆王迅速挑选北京,及时派兵平息叛乱。由于造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周穆王给了他赵成(今山西省洪洞县北部)。从那时起,造父被称为赵。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赵姓的祖先是廉洁的,有两个儿子,一个是邪恶的,邪恶的是秦;第二个是季胜,季胜后是赵。季胜的曾孙是造父。造父六世是奄奄一息的父亲,是周宣的皇室。
奄奄一息的父亲和叔叔带走了他。因为周幽王无道,他离开周王室去晋国为晋文侯御。这样,赵就进入了晋国,他的后世是晋医生。周威烈王时,与韩魏分晋,被列为诸侯。开国君主赵烈侯(名籍)是晋医生赵衰的后代。建都晋阳后迁都邯郸,战国时期是七雄之一。赵姓属于国名。
[img]776102[/img]
网络配图
赵氏早期主要在北方发展繁殖。秦朝,河北省正定人赵佗担任南海郡龙川县长,后来担任南海尉。秦末,他兼并桂林、南海和象郡,建立了南越国。汉高祖在11年(196年)被授予南越国王称号。此后,赵佗的后代在广东和广西繁殖。
唐高宗总章年间,中原人赵端与陈正、陈元光父子一起进入闽开漳州。五代时期,河南上蔡人刘龙天在广州建立了南汉,洛阳人赵光裔、光逢、光胤兄弟在南海定居。
元兵攻占杭州后,南宋末代皇帝迁往崖山(广东新会县南海)。不久,他们被打败,皇帝死在海里。南宋宗室赵氏逃到澎湖、潮阳等地,后来在闽粤发展繁衍。
自清康熙年间以来,闽、粤赵氏先后迁居台湾省,后来又有不少人迁居海外,分布在欧美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和地区。
[img]776103[/img]
网络配图
自秦汉以来,特别是唐宋以后,赵氏遍布江南、岭南,再加上南宋赵氏政权统治淮河、秦岭以南半壁河山150多年,@ 目前,赵姓在南方人中所占比例较高。
赵不仅是汉族的姓氏,而且在长期的民族融合中,许多人融入了北方的匈奴人和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
原来,以“赵”为首的百家姓还有那么多含义。其实我觉得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宋朝编的百家姓把赵排在第一位。宋朝皇帝姓赵,自然要把姓放在第一位。
揭秘:为什么百家姓以[赵]为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