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上参与国家最多、损失最大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日本广岛被原子弹袭击造成巨大伤亡,随后日本裕仁天皇投降。这一举动无疑拯救了日本。你为什么这么说?
[img]774501[/img]
网络配图
据《大西洋月刊》8月15日报道,1945年二战结束时,日本最高统治者裕仁天皇发表了著名的“玉圣旨”(即4分钟投降宣告录音),极大地改变了日本和一代人的命运。
1945年,美国向广岛和长崎投放原子弹后,不仅这两个城市瞬间被夷为平地,日本社会也陷入了恐慌和萧条。原子弹投放一周后,裕仁天皇发表了震惊日本全国的投降演讲。这次演讲重塑了日本未来的发展道路。直到今天,日本人仍然坚持天皇演讲的理念。与前任不同,裕仁天皇不仅是神圣的君主,也是帝国扩张的典型代表。极端军国主义根深蒂固的思想促使裕仁在亚洲传播自己的种族和民族主义。换句话说,就是发动侵略战争。
20世纪中叶,“太平洋”战争爆发。近2000万亚洲人遭到战争屠杀,其中310万来自日本。消息一发布,所有日本人再次陷入极度恐惧。对于传统的日本人,尤其是士兵来说,面对失败,他们必须以死亡而不是投降和俘虏来维护国家尊严。当然,普通人也不例外。
根据约翰·达调尔的说法(John Dower)根据《普利策历史奖》,战败的日本到处都是死亡的气息,尤其是冲绳和塞班岛:饥饿无处不在,到处都是自杀或他杀戮的坏消息。1亿日本人不断上演悲剧,尸体就像散落在地上的珠宝。因此,许多老一代日本人无法理解政府的投降决议,当“玉音诏书”发表,全国第一次听到裕仁天皇清晰高亢的录音时。
[img]774502[/img]
网络配图
然而,裕仁天皇的宣言不仅有助于维护他的君主地位,也有助于扭转战局。“我已经命令国会与反法西斯盟友谈判,希望日本能够宣布无条件投降,”他说。日本帝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各国共同利益、各族人民安全和身心健康的信条宗旨。虽然敌人用原子弹挑衅了我们,但为了减少战争伤亡,避免种族灭绝,我们不应该继续战斗。”
裕仁天皇的随行军队在宣布无条件投降的当天全部卸下武装部队。天皇希望以这种方式表达日本维护和平的诚意。但真相远不止于此。归根结底,当代日本的战争与和平思想体系就是这种行为的产物。裕仁还说:“今天的痛苦和痛苦一定会铸就日本未来的辉煌。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培养文明正直的生活方式,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努力跟上时代的步伐。一方面,这些话鼓励日本人民愿意接受发动战争的后果;另一方面,它也向人民灌输了和平、人道、低调的生活思想。
美国发布了一份权威评估报告: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了巨大损失,仅原子弹事件就失去了三分之一的财产。战争前,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只有35%。在其他大、中、小城市,近一半的建筑被摧毁,30%的日本人无家可归。
[img]774503[/img]
网络配图
此外,数百万日本驻外士兵和移民被迫离开其他国家,其中30万外国士兵再也没有回到祖国;6.8万日本士兵留在中国加入中国革命队;160万苏联日本士兵被俘劳动。20世纪80年代,据苏联称,共有4.6万日本人被埋葬在西伯利亚。
可想而知,日本的侵略战争对本国和世界其他国家造成了无尽的伤害。裕仁天皇的投降标志着“二战”和日本极端民族主义思想的结束,也标志着日本新形式的开始。正是裕仁天皇演讲中阐述的这些简单的生存理念,带领日本社会走向了当代民主、发达和平。由此可见,67年前裕仁天皇的投降演讲不仅拯救了一代人的生命,也拯救了战后颓废的日本。
从军国主义到工业兴邦,日本的崛起速度简直是奇迹。
揭秘:裕仁天皇的投降声明拯救了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