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宋太祖赵匡胤的最终结局是什么?

大宋朝开创后不久,就发生了一件大事。

这件事与普通人没有直接关系,但与皇室的继承至关重要。开国皇帝赵匡胤死后,他巧妙地将王位传给了弟弟赵光义。赵匡胤“传弟不传子”的非常举动,给后人留下了一个永远解不开的“谜”。

[img]768473[/img]

赵匡胤违背天道理,做这个“大义之举”,一直是困扰后世史学家的大问题。中国历史上从来不乏明争暗斗和权力之争。因此,赵匡胤的死因变得更加复杂和混乱。尤其是“烛影斧声”的传说,把“阴谋论”推向了极致。

无论是历史记录还是民间传说,最公认的说法是赵光义杀死了他的兄弟,登上了皇帝的宝座。自然也有理由讨论这一点。赵光义是最接近最高皇权的强大人物。为了实现个人目标,很可能会冒险。

据历史记载,赵匡胤成为皇帝后,封弟弟赵光义为晋王,位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一天晚上,内侍传太祖病重,赵光义得知消息后立即前来看望。到了太祖那里,内侍都被赶出去了。在此期间,我们可以看到烛光下的两个身影,一会儿分,一会儿合,赵光义不停地离开座位,避免扔东西。后来,有人听到太祖把斧头扔到地上,对赵光义大喊“好自己为之”。那天晚上,太祖去世了。因此,赵光义即位,即后来的宋太宗。

另一种说法是“金匮之盟”。赵匡胤即位后,他的母亲杜太后经常参与政治事务,被称为贤德。后来杜太后病重的时候,曾经叫赵匡胤上床,告诉他:“千万不要让孩子当皇帝。如果你做不到,就让光义当;如果光义不好,就让弟弟美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永远保持财富!为此,她还将宰相赵普叫来,并将传位顺序写成誓言,藏在一个金箱里,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金匮之盟”。

[img]768474[/img]

从这两段记录来看,其实是很矛盾的。那么,赵光义真的像传说一样杀了哥哥,窃取了王位吗?对此,我们只能以“莫须有”的态度窥视一二。说有人,自然也有其道理。虽然杜太后有盟约,但赵匡胤是否会遵守还不得而知。这一点,历代都有验证,赵光义也心知肚明。如果赵匡胤违反誓约,赵光义又得到了确切的消息。出于对最高权力的极端渴望,当他哥哥病重时,他突然杀手夺取了王位。但显然,仅凭猜测是无法定罪赵光义的。

而说没有人,似乎也无可辩驳。既然有约(金匮之盟)在第一位,赵光义就耐心等待。没有必要冒着杀人的危险去争取一段时间。话说回来,既然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赵光义杀了他的哥哥,为什么会有诽谤赵光义的话呢?也许,赵光义即位后,并没有按照前约将王位传给弟弟或赵匡胤的儿子,而是将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直到北方入侵,徽、钦二帝被俘,康王赵建立南宋,皇权才回到赵匡胤。

[img]768475[/img]

中国人习惯了原始的朔源,尤其是在儒家文化前所未有的宋朝。赵光义的这一举动自然会给人们一个把柄,从而怀疑赵光义的合法性。攻击一个人最好的武器是反叛和篡位。为了诽谤赵光义的性格,借助“蜡烛斧”的传说,达到攻击的目的是完美的。


宋太祖赵匡胤的最终结局是什么?宋太祖赵匡胤的最终结局是什么?

,,,

  •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宋太祖赵匡胤尴尬的生活
  • 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皇帝。据说当他还是武将的时候,他已经在世界各地出名了。然而,这样一个英雄因为一文钱被迫当场打滚。 原...

  • 高平战争的小细节:宋太祖赵匡胤几乎死在战场上
  • 高平之战是北汉与后周之间的一场战役,后周大胜。 后周显德元年(954年),柴荣继位后不久,北汉刘崇和辽国乘飞机南下,计划在...

  • 石守信为何堕落?石守信的堕落与赵匡胤有关吗
  • 因“杯酒释兵权”事件而留名青史的北宋名将石守信,曾是后周禁军的主要将领之一,在抗击北汉和征伐南唐的众多战役中屡立功勋。...

  • 为什么包公包庇通奸犯?大清官断案讲法理也讲道理
  • 包拯(999年5月28日至1062年7月3日)是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官员,以清廉公正著称。进士五年(1027年)仁宗天圣。对...

  • 宋太祖暴死谜雾是情杀?还是权利的争夺而死的
  • 在历史中为了皇位,可以父子反目,兄弟相残,只为了那无上的皇位。在历史上有个朝代定了一个兄终弟继的规矩,这就造成一位伟...

  • 苏洵简介 北宋时期著名的三苏之一苏琏资料介绍
  • 苏迅简介:苏迅(1009年5月22日至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作家,与子苏轼、苏辙合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