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历史上的背水一战,恐怕是对韩信的千古误解。

“背水一战”的比喻处于绝境,为了生存而决一死战。事实上,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汉将军韩信率军攻赵,穿出井兴口,命令士兵背靠大河摆开阵势,与敌人作战。韩信以前面对大敌,后来没有退路的情况,坚定了士兵们拼命求胜的决心,结果打破了赵军。楚汉之争中,很多人认为“背水一战”是韩信背水列阵,死后生。如果我们仔细分析,这可能是一个永恒的误解。

[img]768654[/img]

网络配图

公元前205年,汉朝将军韩信偷袭魏王豹,摧毁了魏国。10月,汉王派他和张耳率领数万军队向东前进,攻击赵国。赵王、赵军指挥官陈余立即在井兴口聚集了20万重兵,严格防守。韩信知道双方的军队差距很大。如果他采取强烈的攻击,他会感到沮丧,所以他决定驻扎在远离井兴口的地方,反复研究地形、地形和赵军的部署。

赵国的一位谋士李左车也是一位高人,他对陈余说:“韩信这次出兵可谓一路顺风,一路打尽胜仗。他是乘胜鼓舞士兵士气的,这次要试图攻下赵国。他们乘胜而来,肯定军队的战斗力锐不可当。我现在有了一个计划,一定会杀了他的威风。这次他们来了,军队的粮草队一定落在后面。假如我们派人可以从小道抄他的粮草,让他不战而退。现在你可以给我三万兵马,几天就能活捉到韩信。”

虽然李左车是个有才华的人,但陈余可能不会听他的话。他自以为是地对李左车说:“韩信的军队很少。当他长途旅行到达这里时,他筋疲力尽。我们不敢打这样的敌人。其他国家会怎么看待我们?我们不是更看不起我们吗?因此,陈余没有采纳李左车的意见。得知这个消息后,韩信非常高兴。很少遇到像陈余这样迂腐的人,但我很佩服李左车,李左车这么有远见。

他命令军队不要杀死李左车,囚犯们奖励金钱。他把军队和马匹聚集在离井兴口30多英里的地方。半夜后,韩信派出2000名轻骑兵,每人从小路上带着一面汉军红旗到赵英的后面伏击。他命令他们在赵军倒下时进入营地,拔出赵军的旗帜,全部插入汉军的红旗。韩信派了1万人作为领先部队,沿着河岸开始阵势。

陈余是一个自以为是、迂腐的人。看到韩信把兵马放在背水处,他笑着说韩信是个彻头彻尾的大傻瓜,不知道怎么用兵,所以一点也不把他放在眼里,带领赵兵全力以赴。他这样轻举妄动,只会自食其果。看到赵军全营出动,汉军的2000名轻骑兵只留下一个空营,立即闯入赵营,拔出赵旗,换上汉旗。此时,韩信假装败退,向河岸阵地退去,以引诱赵军中计。

[img]768655[/img]

网络配图

背水结阵的士兵没有退路,转身猛扑敌人。赵军赢不了,正要回营的时候突然看到营里已经插满了汉军的旗帜,于是四散奔逃。汉军乘胜追击,打了一场大胜仗。李左车终于被俘到账下,韩信松了一口气,把李左车的座位放在东坐,自己面向西坐,恭敬地对待李左车。在一起庆祝胜利时,将军们仍然对战斗中的微妙感到困惑,于是好奇地问韩信:“在兵法上,阵列可以背靠山,前面可以面对水泽。现在你让我们背靠水排队,说打败赵军再吃一顿饱饭。我们当时不相信,但我们赢了。这是什么策略?”

听到这话,韩信笑着说:“这也是兵法上的一些,只是你没注意到。兵法上不是说‘陷在死地后生,把死地后存’吗?如果有撤退的地方,士兵们逃跑了,他们怎么能努力工作呢!“这是历史上一场著名的战役,韩信用背水引敌出战,他用意想不到的举动来激发士气。与此同时,韩信巧妙地虚张声势,以2000名轻骑兵突袭敌营的方式赢得了战争。这场战斗是用计谋得成的,并非真的不顾命地背水一战。

[img]768656[/img]

网络配图

众所周知,在“背水一战”中,韩信是有计划的,而不是毫无准备的。这是战斗胜利最关键的一点。三国的马谡在守街亭的战斗中也使用了同样的战术,但不同的是,他在被动的情况下采用了这种战术。说当时韩信的背水一战和我们大家都知道的不一样。他不是靠硬拼让士兵背水一战,而是谋划后动。从整个战斗的过程分析来看,韩信的背水一战是一种主动进攻的奇妙大智谋,绝不是我们所理解的“背水一战”。

韩信的背水战实际上是整个战斗的策略,这不仅显示在敌人的关口,也显示在他早上攻击,计算敌人必须在中午回到关口吃午饭,只要他坚持到中午,敌人看到关口插入汉旗,就不会战斗。亲自指挥精锐之师与敌人相持到中午肯定没问题。在这里,韩信早就做到了知彼知己,战无不胜。由此可见,韩信的“背水一战”其实只是整个战役中的一个策略,而不是韩信和士兵背水排阵,然后死去!

我们或多或少对历史有一些误解,但经过对历史的研究,这些真相总是浮出水面。我们都知道背水一战的成语,但谁能想到这背后的历史真相呢。


历史上的背水一战,恐怕是对韩信的千古误解。历史上的背水一战,恐怕是对韩信的千古误解。


  • 韩信背水一战一万新兵大败20万敌人 为什么后世没有人敢
  • 对韩信第一次世界大战非常感兴趣的朋友们,带来详细的文章供您参考。韩信最神奇的战术,以1万名新兵击败20万名敌人,为什么没...

  • 姜维是如何打破王经的?背水一战揭秘
  • 司马师死后,司马昭以将军记录书事,决定中外事务。姜维得讯,以为司马师新丧,司马昭初握重权,不敢擅离洛阳,可乘机伐魏,...

  • 为什么后人很难效仿韩信的背水一战之计?
  • 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斗。韩信以3万名士兵击败了敌人的20万军队。为什么韩信能赢得这场以少胜多的战斗?事实上,韩信使用了...

  • 韩信背水一战能打赢 为什么后人不敢轻易使用这个策略?
  • 背水一战,为什么能打赢?战争结束后,当将军们问韩信这个问题时,韩信的解释是:“死后生,死后存。” 韩信的意思是,当人们...

  • 韩信背水一战可以少胜多 为什么后人学不到?
  • 不知道:为什么后人学不到韩信背水一战的读者会给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然后往下看~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指挥官像上帝一样用兵...

  • 揭秘:楚汉战争韩信的背水战其实是个大阴谋?
  • 楚汉之争中,有一个成语叫“背水一战”。很多人认为韩信背水列阵,死后生。如果你仔细分析,这可能是一个永恒的误解。背水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