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的皇帝大多既没有秦始皇的精明手段,也没有他的统治能量。这样,随着封建制度的不断发展,当皇帝不可能做每件事,大臣们不断充满私囊时,“中央政府可以直接向每个农民征税”的原始现实实实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这是土地合并的开始。
[img]767175[/img]
下一个定义是如何兼并土地的?国家的土地是一定的,国家的人口(生产力)在一定时期内也是一定的。国家通过测量土地验证耕地用地数量,通过人口普查户籍定制验证纳税人数量。这样,国家每年从土地上收取的税收也应该是一定的。当土地合并开始时,这套应该是铁的硬制度很快就会发生质的变化。第一个表现是土地产权逐渐转移到少数人手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地主阶级。地主暴力占用自耕农田,使这些自给自足、依法纳税的自耕农民失去土地。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依靠这些地主成为租户。成为一名租客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房客种植和生产的每一粒粮食都属于房东,房东只会给他们足够的口粮来维持他们的生存。维持他们生存的目的是让他们继续为房东工作和耕种。这样,我们的封建政府再也无法从这些勤劳按时纳税的自耕农那里获得一毛钱的税。他们成为地方豪强地主阶级的私人仆人,因为他们为封建帝国服务的公民。每当一个自耕农成为一个租户,就意味着中央政府对这个地方的实际税收减少了一分。每次税收减少一分,就意味着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力减少一分。@ “小农经济”名存实亡,“小农经济”变相成为类似西方种植园主的“庄园经济”。这就是土地兼并。
如果我们理想化地假设,如果这些地主能够按照国家标准纳税,也就是说,如果国家有足够的条件控制它们,牢牢掌握国家资源,让这些租户生产的资源合理地流向中央政府,也是可以的。然而,现实和理想之间存在着不可逆转的巨大差异。占领土地的豪华地主有足够的利益和理由与绅士勾结,欺骗中央政府,隐瞒土地数量,谎报民间户籍,相当于把一些国家的资源作为自己的资源。他们自身的力量已经扩大,这意味着中央政府的权力正在不断削弱。土地合并越严重,中央政府的控制权就越弱。当这种并购达到一定程度时,中央政府的权力完全离心,中央政府的生存完全依赖于这些地主的支持。所以这个时候,离亡国不远了。
[img]767176[/img]
土地兼并导致国家用于征税的农田越来越少,征税的农田越来越少,这意味着国家的税收减少。国家减税意味着财政费用入不敷出,无法支持军队,导致军队战斗力减弱。这样,一旦战争爆发,国家就会越来越无能为力,国家无法镇压叛乱,那么这种动荡就会越来越大,政府的力量就不足以提供解决方案。而那些拥有大部分国家土地和大部分税收的地主呢?他们只能算是投机者。他们在社会上拥有大部分资源,有能力和义务为国家分担忧虑。但他们常常采取观望的态度。
当他们有利可图时,他们可能会帮助这个国家。如果他们认为投资国家可能不会有好处,他们将完全成为守财奴,看着这个国家的生存。对于那些失去土地的叛军来说,他们期待着毁灭性的动荡和乱世后的洗牌。
[img]767177[/img]
到目前为止,不难看出,在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每一代从建立之初到灭亡之秋,都在重复着同样的过程,即—:土地重新分配-土地兼并-土地兼并发展到极限-世界混乱重组-新建立新朝土地重新分配-这样的过程。整个王朝的历史是中央政府和地方豪强地主争夺土地人口的历史。这样的历史一代又一代地重演,正好形成了300年的这样一个周期。受中国土地数量和人口(当然也有生产技术的影响)的影响,300年是土地合并从开始到发展到极限的最大承受时间。
为什么大多数中国王朝逃不掉300年灭亡的诅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