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素(544-606年8月31日),字处道。汉族,弘农华阴(今陕西)人。隋朝的权臣、诗人、杰出的军事家和指挥官。
他出身北朝士族,北周时任车骑将军,曾参加过北齐平定之战。他与杨坚(隋文帝)深相结纳。
杨坚为帝,任杨素为御史大夫,后以行军元帅率领水军东下攻陈。灭陈后,进爵为越国公,任内史令。杨光即位,拜司徒,改封楚国公。死后,他被称为景武。
为什么杨素不自己称为皇帝?
[img]759809[/img]
不是杨素不想当皇帝,而是“基础不足”。不是每个人都能做皇帝,尤其是开国皇帝。除了自己的能力,他还需要家庭影响力、财力、人脉和外部势力的支持。开国皇帝大多是世家大族,只有与其他世家势力结合才能成功。真正依靠农民起义而不依靠其他势力最终会失败。
刘邦也依靠原六国残余贵族的支持。否则,仅仅依靠刘邦和吕家自己的财政资源来支持军队,朱元璋也利用其他力量完成了世界的统一。
[img]759810[/img]
杨健出生于弘农杨家族。他出生于东汉末年的弘农杨家族。他和当时的袁家族一样是一个杰出的家庭。他在三国两晋南北朝顽强生存。他的祖先和父亲在北周地位显赫。他的父亲杨忠在北周拥有军政权力。此外,杨家与独孤、宇文等胡人结婚,将北方的胡人势力联系在一起。
这些都是杨健起家的基础,否则杨健根本拿不到北周的政权。在当时的情况下,不可能再创造一个新的世界。这就是“利用这个机会”。可以说,杨健掌握了汉胡的所有力量,这是杨健迅速建立隋朝、统一世界的基础。
[img]759811[/img]
与杨健相比,杨素远远落后。更不用说他自己的能力了,他说财力、人脉和原来的地位不能和杨健一样。虽然他也出生在弘农杨氏,但他不是直系人。古人有很强的宗族观念,主要是直系人。旁枝需要服从直系人和整个家庭的利益。
此外,他的祖先和父亲无法与杨坚的祖先相比,他在北周的地位也更低。更重要的是,他没有得到胡人的力量
支持,北周是胡人建立的,虽然到了南北朝后期,胡人不再像五胡乱华时期那样占据绝对优势,但也势均力敌。
杨素是个聪明人,能看清情况,和杨坚一样。他只能帮助杨坚,而不是与杨坚争夺王位。虽然他的儿子杨玄感在杨光时期造反,但他在大约两个月内迅速扑灭了它。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基础的深度。
隋朝将军杨素揭秘:终身不称帝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