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十三陵”是一座非常著名的历史遗迹。许多人喜欢在业余时间去参观明朝的辉煌陵园。它位于西北郊昌平区和天寿山上。早在14世纪,它就被用作长陵,专门用来埋葬明朝皇帝,直到200年后最后一位崇祯皇帝死亡。这里有13座陵墓和7座妃子墓,其中13位皇帝睡在这里。此外,还有许多太后和妃子。
但熟悉明朝历史的人都知道,明朝其实有16位皇帝,那么为什么只有13位皇帝睡在这里呢?那么另外三位君主被埋在哪里呢?
[img]760254[/img]
图片来自网络
明朝实际上是汉人建立的最后一个封建政权。大明的开国君主,也就是我们所知道的朱元璋,出身泥腿。他利用元末的大势,通过红巾军征战世界,最终横扫元朝,在南京建立了大明政权。
事实上,在明朝早期,它仍然是长生不老的。然而,随着生活的日益舒适,由于君主的不作为,官员们相互勾结,朝廷腐朽不堪。女真族利用这种情况制造混乱,可以说是内忧外患。当时,政局受到东厂太监的严重控制,大明的亡国速度非常快。不久,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民起义,最终被大顺农民军攻入北京。崇祯皇帝当时上吊自杀。虽然君主已经死了,但剩余的明朝势力已经挣扎了近40年,终于耗尽了。到目前为止,明朝已经完全灭亡。
从这段伟大的明朝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早期,这个国家是南京,然后明成的祖先将这个国家迁往北京,而南京是首都。随着明成祖的发展和建设,明朝正式迁往北方,结束了南明王朝的时代,后来去世的皇帝自然被埋葬在北京。
那三位皇帝到底没有埋葬在这里呢?他们现在埋葬在哪里?
首先,第一个“失踪”的皇帝是明朝的开国君主朱元璋。当他去世时,明朝的首都仍然在南京。他自然被埋在南京是合理的,也就是说,今天的明孝陵规模宏伟,建筑风格雄伟。它沿袭了唐宋时期的陵墓风格,取得了突破,占地20多年,其中亭台楼阁华丽而异常,有30多座寺庙被包围。
[img]760255[/img]
图片来自网络
皇陵种植了10万棵松树和数千只驯鹿。鹿的脖子上有“屠宰者抵抗死亡”的银牌。为了保护陵墓的安全,还有专门的人员看守,从5000到10000不等。清朝时期,许多清朝皇帝在南巡时为他们增加了看守。
朱元璋的孙子是第二个不能埋葬十三陵的人。爷爷退位后,他的父母应该继任皇帝,但最终他成为了明朝的第二位皇帝,这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因此,他的四叔遇见了他,从北京一路杀到南京。朱云文没有抵抗力,只能逃跑。从那时起,就没有消息了。虽然朱迪命令人们四处寻找,但他从未有过声音。他既没有找到自己,也没有找到自己的尸体。当然,他不能为他修建陵墓,也就是说,他没有自己的陵墓。
最后一个不能埋葬在皇陵的是第七位皇帝朱祁玉。事实上,王位最初是他的兄弟朱祁镇,但后来在阉割党的鼓励下,他被蒙古人俘虏。后来,在著名大臣于谦等人的支持下,朱祁玉正式称为皇帝,以免受到蒙古人的威胁。
在那之后,他感到非常尴尬。他不知道是否应该把朱祁镇带回来,如何安置他也是一个问题,所以他问自己是否谦虚。最后,他们一致决定把它拿回来。不管怎样,现在他已经坐稳了王位,没有任何威胁。
然后他把景帝带回来,名义上尊重他的皇帝,但实际上他被软禁在宫殿里。后来,景帝生病躺在床上,只能让将军石亨负责引导王子处理政府。石亨与宦官勾结,共有数千人打破了宫殿,接管了朱祁镇,让他重新登基,成为第二任皇帝。
[img]760256[/img]
图片来自网络
因此,景帝在历史上确实是明朝的皇帝,但当时并不被承认。朱祁镇登基后,景帝恢复了原亲王身份。根据原因,亲王不能埋在十三陵。他死后,只能埋在西郊的金山。
说到这里,我们应该明白为什么明朝有16位皇帝,但天寿山只有13个陵墓,除了上述三位特殊的皇帝,其余的都睡在13个陵墓里。
十三陵谜:为什么三位大明皇帝不知道他们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