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向大家解释清朝的财政差距。让我们看看。明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年度财政收入无法弥补亏损,甚至拖欠军队工资。据《明史》记载,明朝平均年财政收入为300万两银。
但明朝大部分时间都不是按现银征税,比如田赋直接交粮。如果把田赋、盐税、工商税、钞票关税、兵役全部换算成现银,明朝的平均年财政收入约为2000万两,高峰出现在1602年,达到2295.3万两。
[img]761067[/img]
网络配图
与后来的清朝相比,明朝的财政收入明显差了很多。据统计,在甲午战争前的10年里,清朝的年财政收入为8000万两银,高峰出现在1891年,达到8968万两银。
为什么清朝这么有钱?
1.明朝是定额税制,清朝税更重
明朝的税重不重?当然重,否则农民起义怎么会爆发?然而,重税主要发生在明末。事实上,明朝收入高峰时期实行定额税制,没有三薪加派。
1393年,明朝田赋收入达到3.2亿石头,朱元璋对此非常满意,立即宣布新垦田永远不会开放。此后,田赋定额已成为固定的不成文规定。万历时期的张居正虽然进行了税制改革,但只是重新清理了隐藏的土地,改变了征收方式,并没有打破明朝税收定额的传统。
[img]761068[/img]
网络配图
1602年,明朝人口1.7亿,财政收入约2300万;清朝入关之初,人口只有8800万,但财政收入高达1960万,接近明朝统治全国时的平均水平。显然,清朝的税收很重。虽然康熙规定康熙五十年后繁殖的人口不再增加,但根据黄宗羲的定律,清朝的税收仍在逐渐增加。到1891年光绪年间,清朝财政收入已达8968万两。
2.清朝有很多收入来源
对封建王朝而言,田赋收入是整个财政收入的大部分,约占70%。但与明朝不同的是,清朝有更多的收入来源。明朝的关税收入只有50万两,而清朝的关税收入高达2000万两。@ 清朝还向盐和鸦片征收厘金,这两项收入为2400万元。此时,清朝人口接近4亿,是明朝人口高峰时期的两倍。虽然康熙规定不对新增人口征税,但盐征收厘金却变相增加了“人丁税”。毕竟,人们必须吃盐。
[img]761069[/img]
网络配图
3.通货膨胀
清朝的财政收入远高于明朝,通货膨胀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例如,乾隆时期的财政收入为5500万2,米价为每石1.482;光绪时期的财政收入为8969万2,米价为每石2.172。这样,清朝的“富人”实际上是空的。典型的例子是1901年,清朝收入8820万两,但支出高达1亿两。清朝除入不敷出外,还要承担巨额战争赔偿。
可以看出,清朝远远超过明朝的财政收入不是由经济发展造成的,而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
明清两代财政差距:为什么清朝比明朝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