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袁崇焕对满清的战绩是真的 还是吹牛皮?

公元1630年,明朝崇祯皇帝下令处死原蓟辽督师、兵部尚书袁崇焕凌迟。北京人围观袁崇焕被千刀万割,大骂“卖国贼”,争食其肉。十四年后,崇祯皇帝上吊于煤山,清军入山海关,占领北京,奴役世界200多年。在接下来的几百年里,关于明末人物袁崇焕的功过是非,众说纷纭,争论不休;然而,人们普遍认为,袁崇焕确实是明朝灭亡的关键人物。一派认为袁崇焕是抵御满清入侵的国家栋梁,擎天一柱。崇祯皇帝杀了他,毁了长城。就像南宋赵构杀岳飞一样,明朝最终灭亡;

[img]759651[/img]

另一方认为,袁崇焕的战功被夸大,掩败为胜。他擅长杀害将军毛文龙,并与满清私下和解。被处决是罪有应得;正是他的欺凌和误解导致了明朝的最终灭亡。

无论这个人是英雄还是罪魁祸首,我相信积极和消极的观点,对明末中国痛苦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也看到了很多。现在让我们来谈谈狐狸的洞察力。

明末,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即清朝太祖高皇帝)在叛明建国后,在萨尔浒战役、广宁战役、辽沈战役中取得了连胜,横扫了数十万明军,席卷了辽东70多个城市,但在宁远城下却吃瘪了,当时被一个无名小卒、大明宁前道袁崇焕封锁。

在宁远之战中,袁崇焕以不到2万名明军击退了努尔哈赤亲率领的五六万名八旗精兵,杀死了数千人,这使得前几十年军事生涯无敌的努尔哈赤愤怒地退役,几个月后就死了。

【帝(努尔哈赤)自25岁征伐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但宁远一城不下,于是大怀怨恨地回来了。】-"清实录·清太祖实录"

[俘虏5万或6万人,攻打宁远。城市用红夷大炮和火器焚烧,前后伤亡数千人,包括头目数人,酋长一人,无数车械钩梯被遗弃。]-明实录·明实录

[自辰至下,杀3000人,敌少却。25日,佟养性督阵攻西门,势更猛,先登,益众。敌俱冒死力攻,城中卫如前,杀戮比昨天多了一倍。]-明季北略

后金大汗努尔哈赤,战败宁愿

当时,全国人民都很高兴。上下齐吹袁崇焕,把袁崇焕包装成明朝新出炉的著名将军和神灵,这太正常了;启示录皇帝特别下令赞扬他「虽然未尽歼逆奴已经首挫凶锋,似乎这忠劳于我心中的嘉悦。」「宁远以孤城固守,击退大俘,厥功可嘉。」把袁崇焕升为辽东巡抚,从此进入封疆大官之列。当时,明朝一方制造了巨大的势头,说“一枪侵蚀了数千英里”,杀死了酋努尔哈赤云。例如,平辽总兵毛文龙首先通过登莱巡抚李松上演,称他听说努尔哈赤在宁远战役中受伤。事实上,这也是上下心照不宣的官方版本吹牛,为了提高军心士气,激发人民心灵,实在不够深入研究。

[img]759652[/img]

【天启皇帝:袁崇焕发誓要众,士兵要心运筹,师中调度有法。满桂等人捍卫孤城,全心全意勇敢。虽然没有歼灭逆奴,但他们已经首次挫败了凶猛的锋利,似乎忠于我的心和欢乐。】-《明实录·明宗实录》

【天启六年四月辛丑,登莱巡抚李松疏言:“天启六年四月十五日,准平辽总兵官毛文龙揭回乡张有库,并表示:“新年老汗24日在宁远等地攻城,但受伤。”】-“明实录·明实录”

在随后的宁锦战役中,新任金大汗皇太极(即清朝太宗文皇帝)率领八旗军主力全体成员出动。此外,一些蒙古仆从军全力入侵,袁崇焕指挥数万关宁明军苦战20多天,使鞑靼囚犯无能为力。在宁远城的最后一场决战中,面对皇太极领导的数万八旗主力军;袁崇焕根据守堡垒,满桂1万援军在城外排队,与敌人的短兵相遇,奋力拼搏,在炮火的支持下击败敌人,杀死并伤害了数千名八旗军。皇太极败后转攻锦州,被守将赵率教红夷大炮反击,然后折兵数千人,被迫撤军。

努尔哈赤的侄子“贝勒”济尔哈朗,孙子“贝勒”萨哈廉和“贝勒”瓦克达受伤,后金宗室“觉罗”拜山战死。天启皇帝高兴地看着它,并下令赞扬它「内镇、文武将士齐心协力冲锋,屡挫狂氛,一月三捷。」京师魏忠贤及其党羽,人人以此战功加官进爵,阴袭子孙,不下百人,九千岁的从孙还在吃奶,甚至因此推恩得了伯爵。

宁远监军太监刘应坤奏报:宁远战争,[杀贼夷,约有数千人,尸横满地]

锦州随军太监纪用奏报:锦州交战,[初四,奴贼数万,蜂拥而战。我兵用火炮、火罐、矢石,打死了成千上万的奴贼,中伤了成千上万的奴贼,输回了贼营,大放悲痛。]【圣旨:“我承祖宗洪基,做华夷共主,是匪茹的凶未离,克服困难的警察殷,雪耻除残,深夜。近者宁、锦之间羽书交往,赖心股肱重臣运筹供亿,内镇、文武将士齐心协力冲锋,屡挫狂气,一月三捷。]——为了在阉党大胜东林残败的朝堂立足,继续守辽事业,战役指挥官袁崇焕尽最大努力迎接阉党,在辽东给九千岁修生祠,在报捷奏折中称赞天启皇帝“中兴伟大,师以律”,称赞魏忠贤“功在国”和“战略嘉谟”。在他们的英明指挥下,他们取得了“几十年来从未有过的武功”。

[img]759653[/img]

然而,由于他是东林党大员孙承宗孙阁部的晋升,他也被视为东林党的外围人员。因此,魏忠贤一党仍然不能信任他。他只升级了一个级别,缺席了官员。

明朝司礼监秉笔太监,提督东厂:魏忠贤

平心而论,袁崇焕实际上在宁远、宁锦这两场战争中,并没有像韩信、白起那样真正展现出历史上最著名的军事水平。例如,在宁远的激战中,没有发兵救觉华之屠,使岛上的军民伤亡筋疲力尽,确实是一个很大的缺点,也因为毛文龙部出兵满清后方的牵制,方得解围。然而,面对东亚最强的父子档名将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拥有数亿人口的大明朝黄煌,没有人能比袁崇焕保持得更好。

从努尔哈赤开兵到多尔根进入南京,近30年来,大明官军对满清及其前后金的战绩是否超过了袁崇焕指挥的宁远、宁锦、广渠门?只能提到孙承宗的遵永大捷。然而,孙阁部长在战略上并不长于战术。他先输给了柳河,然后在复出后输给了大凌河,这不如袁崇焕。


袁崇焕对满清的战绩是真的 还是吹牛皮?袁崇焕对满清的战绩是真的 还是吹牛皮?


  • 陈子龙为何被称为明末文坛殿军?他思想有何特点
  • 有关明末著名文学家、大诗人陈子龙的简介,常见于《明史列传》等历史典籍中。据陈子龙简介描述,生于公元1608年的陈子龙是南...

  • 解密:明末皇帝崇祯凌迟处决袁崇焕有什么隐情?
  • 袁崇焕被凌迟处死。行经法场前,刽子手一刀一刀割肉。可悲的是,沿途的人非常讨厌辽东的鞑靼人,更讨厌汉奸。因此,富裕的家...

  • 明朝抗清大将袁崇焕被奸臣陷害,死于冤屈
  • 广东省东莞县人(广西藤县人)出生于万历十二年(1584)35岁中进士,官授福建邵武知县。 袁崇焕为官廉洁闲暇,专心研究兵事,经常...

  • 袁崇焕曾被称为大明炮神: 最后却被千刀万割
  • 袁崇焕可以说是大明炮神。有了他,清朝的野心总是成为妄想。即使是3000军队对强大的10万军队,袁崇焕仍然守卫着国家,让敌人...

  • 揭秘:十七岁的崇祯是如何扳倒九千岁魏忠贤?
  • 皇帝即位后,免不了就得进行一些册封之类的活动。1622年,明熹宗朱由校封12岁的弟弟朱由检为信王。朱由检就是后来的崇祯皇帝...

  • 明末亡国之君:崇祯皇帝朱由检凄凉的一生
  • 明思宗是大明王朝最后一位君王,他不同于一般的亡国之君,明思宗朱由检有着很强的气节,同时也将自己一生献给了大明江山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