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是春秋时期楚国万地三户(今河南省西川县滔河乡)人。他是春秋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道教学者。他提出了帮助越王勾践复国的建议,然后退休了。他还有两篇《范蠡》,今天丢了。
[img]753059[/img]
范蠡雕像
范蠡被后人誉为“商圣”和“南阳五圣”之一。虽然他出身贫寒,但他博学多才,与楚宛文种相识。他因当时楚国政治黑暗的不满而投奔越国,协助越国勾践。
传说他帮助勾践兴越,摧毁吴国。成名后,他勇往直前,化名为夷子皮,在七十二峰之间漫游。范蠡后来定居在定陶(今山东菏泽定陶区)。在此期间,他三次经商致富,三次分散财富,自称“陶朱公”。后代很多商人崇拜他的雕像,称之为“财神”。司马迁称赞他“忠于国家;智慧保护自己;商业致富,成名世界”。
范蠡和西施的故事是假的
公元前494年,越国攻打吴国,越国战败,被迫向吴国求和请降。为了表示臣服,越王勾践在范蠡的陪同下成为吴国的奴隶。在吴国,勾践老老实实努力工作,逐渐赢得了夫差的信任。三年后,夫差赦免勾践,范蠡回国。回国后,勾践下定决心打败吴国,报仇。范蠡、文种等人出了很多主意,包括发展经济、训练军队、增强国力等,还有一个计划是把他的意志送给夫差美女。
范蠡去民间寻找美女,西施和郑旦被选中送到吴国。夫差很高兴看到这两个绝色的女人:“越国贡献的这两个女人是勾践忠于吴国的证明!”夫差的大臣伍子胥不同意:“勾践送美女,另一个目的,国王接受,将来会有麻烦。”夫差听不进去,坚持要接受这两个美女。郑丹后来生病去世。
[img]753060[/img]
范蠡与西施
在这个过程中,范蠡和西施有了感情,私下订了一辈子。公元前473年,越国击败吴国,实现了复仇的目的。范蠡立功,被封为上将军,但他却急流勇退,毅然离开越国,带着恋人西施划船江湖。据《越绝书》记载:“吴亡后,西施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那就是范蠡和西施,离开越国,来到理想的乐土,过着幸福的生活。
范蠡和西施的结局让喜欢大团圆结局的中国人津津乐道,回味无穷。自古以来,范蠡和西施的故事就成为中国人理想生活的代名词和文化符号,广为流传。在文学和戏剧中,关于西施的作品数不胜数。
然而,虽然范蠡和西施的故事美丽动人,但没有历史依据。《史记》清楚地记载,范蠡离开越国后,带领全家人来到齐地。“他在海边耕种,努力工作。他的父子控制着他们的财产。他们几乎没有几何,数十万。”在这里,根本没有西施的影子。后来,范蠡去陶经商,没有西施。
为什么范蠡叫商圣?范蠡和西施的故事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