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袁崇焕真的爱国吗?为什么被不白之冤杀?

袁崇焕1619年被授予福建省邵武县知县。虽然他是一名学者,但袁崇焕不愿意成为一名腐败的儒家思想。他对军事的兴趣似乎远远超过了一步一步晋升的愿望。就在他当官的那一年,大明军队和后金军队在萨尔湖发生了一场重大战役,明军惨败,一向傲慢的大明王朝终于感受到了东北女真的巨大压力。

[img]744209[/img]

图片来自网络

天启元年,东北战争恶化。今年,袁崇焕开始在兵部工作。不久,沈阳和辽阳相继失守。朝廷官员主张退守山海关。与那些空谈的文臣相比,袁崇焕主动站起来,愿意前往辽东前线,承担守关责任。袁崇焕的军事生涯正式开始。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考验,他的军事才能开始得到朝廷和老板的认可,并得到了导师孙承宗的依赖。袁崇焕主张防守宁远城,坚决不放弃辽河以西的大片土地。事实证明,他的想法是正确的。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首都没有直接受到后金的威胁。

孤城宁远抗强敌

天启三年(1623年)9月,孙承宗决定派兵守卫宁远,命令袁崇焕和满桂一起守卫。袁崇焕到宁远后,首先要做的就是筑城,制定城墙规制:高三两尺,宽三尺。他命令祖大寿和高见分监督修城。

天启四年后,宁远城建成。通过袁崇焕的经营,宁远不仅成为关外重要城镇,也是关外重要的贸易中心。袁崇焕致力于宁远的国防。他将明朝的防线推向东北200多英里。除此之外,还有锦州。在后来的军事较量中,这两个重要城镇给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带来了巨大的障碍。

然而,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孙承宗因得罪魏忠贤而被迫辞职。高第取代了孙承宗的经历。这个人的策略与袁崇焕的想法正好相反。他主张放弃宁远和锦州,守势。袁崇焕及其下属明确反对这一策略。宁远城怎么能给后金?无论袁崇焕如何劝说,高志始终坚持自己的想法,将所有关外军队撤回山海关。袁崇焕坚决不撤退,带着自己的2万守军防守宁远这座孤城。为了表扬袁崇焕的勇气,朝廷将他提升为按察使。这时,后金的虎狼老师觉得机会来了。

[img]744210[/img]

图片来自网络

等待机会的努尔哈赤在天启六年(1626年)带领6万精兵直奔宁远城,切断了袁崇焕的后路,使得高第不敢派军队支援。这时,袁崇焕和守城官兵只能靠自己。因此,袁崇焕召开了誓师大会。士兵们被感动了,发誓要在城里共存。袁崇焕此时还是有点自信的。他手里拿着一张王牌,那就是从澳门运来的红夷大炮。据当时军队中的朝鲜使者记载,“红夷大炮威力巨大,一发炮弹可能会伤害数百人。在城门内外,土石飞扬。在火焰中,他只看到胡人在空中胡说八道,伤亡无数。”。

努尔哈赤的军队在攻城几天后被袁崇焕的红夷大炮击退。面对宁远城,努尔哈赤叹了口气,“自从我25岁用兵以来,我一直在战无不胜,只有宁远一个城市,我不能下耶。”愤怒的努尔哈赤不愿意收兵,立即采取更猛烈的攻击,亲自上阵。经过几天的战斗,袁崇焕和守将士气大增,城上炮火纷飞,城下到处哭泣。后金军队一点也不占便宜,就连不可一世的努尔哈赤也在这场战争中被炮火击伤,同年8月,66岁的努尔哈赤去世。此后,袁崇焕深受朝廷信任,逐渐成为辽东最高军事长官。

蒙奇在丰功伟绩背后的冤屈

袁崇焕作为一名重要职位,开始暴露自己的性格缺陷,与同守宁远城的满桂意见不一致,被调离辽东。崇祯皇帝登基后,他擅自杀死了毛文龙,引起了朝廷大臣的不满。这时,崇祯皇帝仍然信任袁崇焕,到处支持袁崇焕。崇祯两年后,后金军绕过锦州、宁远的防区,从蓟门南下,大军逼近京师。袁崇焕听到消息后,迅速派出山海关总兵增援京师。没想到,清军埋伏在路上,全军被摧毁。随后,袁崇焕亲自带领大军提前到达京师广渠门,崇祯皇帝在平台上召见袁崇焕,深加安慰,并咨询了战守策略。

[img]744211[/img]

图片来自网络

袁崇焕认为他带兵勤王的行为应该是积极的,应该是有功的。不知道崇祯皇帝这个时候已经开始怀疑了,大臣们弹劾袁崇焕与后金军勾结,带领老师犯罪。此外,皇太极采用反间计,此时袁崇焕已经跳到黄河,洗不干净。随后袁崇焕被崇祯皇帝入狱,几个月后被处以凌迟。他身上割下来的肉以一文钱卖给了人民。

悲剧!忠诚和爱国主义最终如此死亡,真是令人愤怒。


袁崇焕真的爱国吗?为什么被不白之冤杀?袁崇焕真的爱国吗?为什么被不白之冤杀?


  • 陈子龙为何被称为明末文坛殿军?他思想有何特点
  • 有关明末著名文学家、大诗人陈子龙的简介,常见于《明史列传》等历史典籍中。据陈子龙简介描述,生于公元1608年的陈子龙是南...

  • 解密:明末皇帝崇祯凌迟处决袁崇焕有什么隐情?
  • 袁崇焕被凌迟处死。行经法场前,刽子手一刀一刀割肉。可悲的是,沿途的人非常讨厌辽东的鞑靼人,更讨厌汉奸。因此,富裕的家...

  • 明朝抗清大将袁崇焕被奸臣陷害,死于冤屈
  • 广东省东莞县人(广西藤县人)出生于万历十二年(1584)35岁中进士,官授福建邵武知县。 袁崇焕为官廉洁闲暇,专心研究兵事,经常...

  • 袁崇焕曾被称为大明炮神: 最后却被千刀万割
  • 袁崇焕可以说是大明炮神。有了他,清朝的野心总是成为妄想。即使是3000军队对强大的10万军队,袁崇焕仍然守卫着国家,让敌人...

  • 揭秘:十七岁的崇祯是如何扳倒九千岁魏忠贤?
  • 皇帝即位后,免不了就得进行一些册封之类的活动。1622年,明熹宗朱由校封12岁的弟弟朱由检为信王。朱由检就是后来的崇祯皇帝...

  • 明末亡国之君:崇祯皇帝朱由检凄凉的一生
  • 明思宗是大明王朝最后一位君王,他不同于一般的亡国之君,明思宗朱由检有着很强的气节,同时也将自己一生献给了大明江山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