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司马光不屈不挠的进劝:什么样的人叫有德之人?

高力士脱靴

司马光(1019~1086年)人生有三件事出名:少年时期“砸缸”救朋友,中年后编修《资治通鉴》,晚年废除《西丰新法》。

几百年来,学术评论司马光也更多地关注上述三件事。

事实上,司马光一生并不局限于这三件事。

[img]744510[/img]

20岁(1038)考上进士后,他进入官场,成为县官、州官。他花更多的时间做朝官,在朝廷的许多部门担任重要职务,如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知诫院、权御史中城和审官院、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端明殿和翰林院侍读学士、判官部流内权、判集贤院等。

司马光的老朋友邵勇(康节)在《邵氏闻见录》中称赞他为“脚踏实地”的人和“九分人”(非常完美的人不存在)。的确,司马光的每一个官员都忠于自己的职责,能够打开新的局面。@ 如果司马光在评价司马光时只关注世俗社会所熟知的三件事,那肯定是不全面的,容易失去偏见。

司马光四十二岁至四十七岁(1061~1066年)是他最年富力强的时期,有六年时间,做过两届知诫院(每届三年)。

建议院是建议院的领导人,专职监督参议,从皇帝到百官都可以弹劾。

[img]744511[/img]

汉代以前没有警官,梁武帝萧衍始置专职警官,唐代称为“补阙”、“拾遗”,但职权不大。从宋朝开始,训官的作用前所未有的增强。真宗天禧元年(1017)设立了“告诫院”,有六名告诫官,称为“告诫”、“正言”,领导叫“知诫院”,由他官兼领称“同知诫院”。仁宗以前是由宰相直接领导的,也是由宰相选拔的。这样,劝官对宰相的批评就忍不住害怕了。就在司马光任知院前不久,仁宗皇帝为了更好地发挥提出建议的作用,将选出建议的大权归自己手中。这样,劝官就可以抛弃顾虑,对四海之事、天下之政、得失利弊都可以进行劝诫。建议员的地位很重要,入选建议院的人一定要有实际的工作经验,还要有知识,有威望的名人。@ 在社会上,所有的建议者都高看一眼。

不适合当建议员。朝廷规定,三年一次,一般不能连任;上任后三个月内无建议的,视为不合格,解除职务;如果建议不当,会激怒权贵,会发生意外。@ 建议员承担着巨大的政治风险。作为建议员的领导者,建议院的风险自然更大。在北宋,大多数建议员在任期不到三年后就离开了建议院。

[img]744512[/img]

司马光是一位历史学家。他观察古今,深入研究治国安邦的道理;此时,司马光在北宋当了20多年的地方和朝廷官员,对北宋日益严重的社会危机感到痛苦。他有一肚子政见要倾吐,一职训诫官,正好为他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平台。嘉佑六年(1061)六月底,“起居舍人兼同知诫院”的诏令一下,七月初一,他就迅速到诫院就职。


司马光不屈不挠的进劝:什么样的人叫有德之人?司马光不屈不挠的建议:什么样的人叫有德之人?

,,

  • 高平战争的小细节:宋太祖赵匡胤几乎死在战场上
  • 高平之战是北汉与后周之间的一场战役,后周大胜。 后周显德元年(954年),柴荣继位后不久,北汉刘崇和辽国乘飞机南下,计划在...

  • 为什么包公包庇通奸犯?大清官断案讲法理也讲道理
  • 包拯(999年5月28日至1062年7月3日)是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官员,以清廉公正著称。进士五年(1027年)仁宗天圣。对...

  • 宋太祖暴死谜雾是情杀?还是权利的争夺而死的
  • 在历史中为了皇位,可以父子反目,兄弟相残,只为了那无上的皇位。在历史上有个朝代定了一个兄终弟继的规矩,这就造成一位伟...

  • 大宋王朝的传奇奸臣贾似道:一代权臣的误国之路
  • 一个朝代的兴起,必然离不开许多才俊之士的共同努力,一个王朝的灭亡,同样由于一群群的蛀虫侵蚀所致,如夫差时期的伯海为秦...

  • 苏洵简介 北宋时期著名的三苏之一苏琏资料介绍
  • 苏迅简介:苏迅(1009年5月22日至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作家,与子苏轼、苏辙合称“三...

  • 宋仁宗:历史上最宽仁的皇帝之一却也难过美人关
  • 说起中国古代的明君,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不过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康熙这样的皇帝一定会是热门的选项。而宋仁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