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必要考虑皇位继承人的问题。咸丰当时只有一个儿子,慈禧生下的载春(后来的同治皇帝)。这样,雍正朝设立的秘密储存就没有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咸丰不能像他的祖父嘉庆那样平静地选择储存,也不能像他父亲道光设立储存时那样尴尬。他别无选择。
[img]743082[/img]
咸丰31岁去世,但他的孩子并不繁荣,这可能表明清朝帝国已经走上了穷途末路。咸丰当时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是,他的儿子载春当时只有6岁,显然要到至少10年才能亲政。在接下来的10年里,我们如何确保清朝皇权牢牢掌握在儿子手中而不落后于他人?
为此,咸丰在临终前的几十天里反复思考和权衡。他一遍又一遍地把朝鲜的主要政治力量放在脑海里,辗转反侧,彻夜无眠,很难下定决心。咸丰首先想到的是他的六兄弟易。奕从小和咸丰一起长大,一起学习,一起玩耍,曾经是亲密的兄弟。然而,咸丰成了皇帝最后只封了亲王。
[img]743083[/img]
咸丰知道他的弟弟有能力,甚至远远超过他自己。如果他以叔叔的名义帮助小皇帝,这是合理的,足以让清朝的危险木材独自生存和克服困难,但是。。。这时,咸丰想起了先朝的故事。清朝第二代皇帝太极死后,顺治年轻继位。多尔根皇叔叔成为摄政王后的大权,妄称“皇父”。如果不是因为孝庄太后在背后暗中操纵和妥协,顺治的江山几乎成了多尔根子孙的财产。
三岁时,咸丰知道他的儿子从小就喜欢玩。即使他不是刘阿斗,他也永远不会成为康熙的可能。如果你把辅助政权交给易?,你能放心吗?咸丰病重时,易?在北京主持和局。当他听说咸丰的身体越来越差,多次吐血时,易?也很焦虑,多次要求去热河向咸丰“问问”。
[img]743084[/img]
奕急于去热河,当然是出于兄弟之间的手足之情,但也不乏对未来政局安排的关注。易我也知道咸丰的日子可能真的不多了。他还希望在咸丰去世前见到他的兄弟,解开兄弟之间的疙瘩,以免留下终身遗憾。
咸丰帝临终前十天 权力分配方案如何精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