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研究,羿和后羿在历史上并不孤单。这两个人相差数百年。根据最初的数据,射日的是易,而不是后羿。有资料说易是好人,后羿是坏人。后来,易和后羿合二为一,统称为后羿。
[img]741629[/img]
后羿射日画像
1979年版《辞海》这样注释道:“羿,传说中的古人名。即后羿。也作夷羿。在注释“后羿”字条时,相对详细地写道:“后羿,又称夷羿,传说中夏东夷族首领。原来是穷人部落的首领,名羿。善于射箭。推翻夏代统治,夺得太康王位,不久因喜狩猎,无视民事事务,被家人杀害。神话传说尧时十日并出,植物枯死,猛兽长蛇为害,羿射九日,射杀猛兽长蛇,为人民除害。”
根据《辞海》的权威解释,易、后羿、易羿都是一个人。此外,辽宁师范大学教授鲁刚写道,易和后羿应该是两个人。他们属于不同的时代。他们有完全不同的历史内涵、不同的外表和不同的个性。把他们混为一体是一个历史错误的案例,这对易是非常不公平的。我们应该纠正它,让易变得无辜。
根据鲁刚先生用比较神话的方法研究的结论,羿是射日英雄,后羿是一个放荡无耻的坏人。
历史上的后羿和羿究竟是同一个人?
据大学家顾颉刚先生介绍,从先秦到西汉中叶,羿和后羿的传说是混淆的。当时,羿的故事分为三组。第一组是神话家的传说;第二组是诗人的传说;第三组是儒家和墨西哥学派的传说。他列举了山海经、《淮南子》对羿的故事叙述,论证了神话家对羿的“政治结论”是“宗布神”。以屈原为代表的诗人把易说成了一个放荡无耻的家伙。天帝让他下界为民除忧。然而,他去射河伯,占领了别人的妻子。最后,他被一个叫韩卓的人和易的妻子纯狐合谋杀死。屈原在《离骚》中的结论是“易淫游以合喜,射夫封狐……”一句话给了易一个“盖棺定论”。
[img]741630[/img]
后羿嫦娥
孔孟学派对羿的结论也不一样。孔子认为,羿尚巧(或作功)力不尚德,结果不好。孟子干脆认为易是有罪的,君子取友必端,易不慎择友,把技艺传给土匪,所以也有一些罪。荀子认为,羿是“圣人治天下”二十官中的“弓”官。荀子解蔽篇进一步明确,羿只是“精于射”,不作弓。而最后的死法也不一样,有人说死在韩卓之手,有人说死在蓬蒙桃木棍下。
据此,顾杰刚先生认为,在西汉中年之前,易的时代还没有固定下来。有书说他是尧时人,有书说他是夏天人,有书说他是周时人。易的性格没有固定,有的书说是有功的好人,有的书说他是有罪的坏人,有的书把他当作世界的名职。最常见的是他的善射传说。西汉初年以后,有一句话叫夏帝。自西汉末年以来,楚辞一派的传说获胜,羿固定为夏日淫游失的君主。事实上,楚辞一派并不是唯一一个把羿和后羿混为一谈的人,后来司马迁也是这样认定的。没有嫦娥奔月的故事,这个定位似乎更现实。
从其他书本上可以看出,后羿丧于韩卓之手,后羿被蓬蒙桃木棍杀死。然而,作为一名大学生,顾颉刚不会如此困惑地把两个在几个朝代取得不同成就的人拉到一起。那么顾先生研究的结论只有一种可能,从先秦到汉,对羿文化的研究没有统一准确的结论。更令人惊讶的是,顾颉刚先生的研究,《天问》的作者不是屈原,而是比屈原早得多的无名氏,《天问》和《尚书》、《诗经》同时成书。因此,我们的现代版《辞海》将羿、后羿、夷羿合为一人。三合一合成了三棱镜,可以反映羿作为射手和王者的多重性格,反映英雄与淫徒的矛盾统一。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人格扭曲现象。
历史上的后羿和羿是同一个人吗?
正史中对羿和后羿的记载明显不足。我们不妨从野史中捡一些材料来补充它。
《山海经·海内经》载道:“帝君赐羿彤弓素礼(去贝加矢),以扶下国,羿是开始下地的艰辛。这里提到的帝君,是黄帝长子玄嚣的孙子,尧的父亲。那时候,羿是皇帝的射正,因为擅长射术而总揽兵权。后期,东夷十个部落内讧,这十个部落都崇拜太阳,有“十天并出”之说。这就是为什么“羿射九日”这个说法流传着,由皇帝派谴,征服了十个部落,融为一体。易终于死于非命,丧在自己徒弟逢蒙的桃木棍下。
[img]741631[/img]
后羿嫦娥
后羿是穷氏的首领,野史认为后羿是后羿和嫦娥私生子的后代。后羿的故事几乎是后羿故事的翻版。后羿也做过惊天动地的英雄事,统一了东夷十个崇拜太阳的部落(后羿和后羿的事迹相似),推翻了荒淫无度的太康皇室。但他晚节不保,像太康一样不修政事,围田射猎。结果,被自己重用的奉承大臣韩卓发动兵变“杀而煮”,以食其子。儿子不忍吃诸,死于穷门。“韩卓还娶了后羿的妻子纯狐(他不是嫦娥)。
说到这里,我们对后羿射日的故事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第一,射日传说的主人公是易,而不是后羿;第二,原文混淆了易和后羿,将他们合二为一;第三,它可以在《辞海》中采用对易和后羿的注释;第四,扬长避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研究后羿文化,从古人征服自然的愿望和弓箭崇拜的角度出发。以弘扬奉献精神、挑战精神、胜利精神为主线,阐述其故事背景和文化内涵,而不是揭露那些“无法治愈”的历史伤疤,而是把易作为错误案件的对象。以弘扬奉献精神、挑战精神、胜利精神为主线,阐述其故事背景和文化内涵,而不是揭露那些“无法治愈”的历史伤疤,而是把彝族作为错误案件的对象。如果你想主持正义,为它辩护,它就会适得其反。易和后羿都是神话中的人物。们判断或叙述的基础是从古籍中获得的一鳞半爪,这些简短的文章也被祖先篡改和扭曲,不能作为绝对真实的基础来对待。
后羿还是后羿
有人把后羿写成“后羿”,认为“后”是“后”的繁体字,其实是误会了。
[img]741632[/img]
嫦娥画像
先后的“后”可以写成“后”。问题是,我们所说的“后羿”并不是相对于“先羿”。“后”并不意味着前面有一个后羿,后面有一个后羿。“后”可以指皇帝的妻子、君主、诸侯或姓氏。这些意思的“后”不能写“后”。
后羿的“后”实际上意味着一个贫穷的国王。有好事的人证明后羿是后羿的后代,是以“私生子”的形式过渡而来的。这几乎是荒谬的,当时没有“DNA“测试,故事随意编写也没有办法检查。现在,我们只能确认“后羿”是“王羿”的意思,“后羿”不能写繁体字“后羿”。
揭示后羿和羿是否是历史上的同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