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清朝官员更注重服装 朝廷统一命令何时更换?

中国古代官服以繁琐严格著称,尤其是清代。官服的款式、颜色、材质、饰品等细节都有明确的要求。

穿衣戴帽,各有所好。但作为朝廷命官,尤其是经常出入宫廷的京官,如何穿着却不能马虎。

中国古代官服以繁琐严格著称,尤其是清代。官服的款式、颜色、材质、饰品等细节都有明确的要求。

[img]742310[/img]

例如,根据季节要求,官帽可分为暖帽和凉帽。从功能上看,有朝冠、吉服冠、常服冠、行冠、雨冠等区别。由于等级不同,帽子的形状、颜色和顶部材料有严格的差异,不得越界。

至于官服,可以根据出席场合分为朝服和吉祥服。根据季节,可分为冬季和夏季。根据功能,可分为日常服装和旅行服。由于官方产品的不同,官方服装的颜色和补子图案也有所不同。《清代会议典》甚至根据质地、皮肤颜色、里面和颜色将高级官员服装外的端罩分为八个等级,以区分官员的身份和地位。

官服的面料比较贵,比如黑狐、紫貂、青狐、貂皮、猴皮、豹皮、黄狐皮等。官帽上的顶珠也是用贵重材料制成的,比如一品为红宝石,二品为珊瑚,三品为蓝宝石,四品为青金石,五品为水晶,六品为青金石,七品为素金,八品为阴花金,九品为阳花金。

清代官服必须由官员自己购买,甚至皇帝的一些奖励。例如,皇帝经常奖励官员花羽以示奖励,但大多数时候,这种奖励只是给他们资格,花羽需要官员自己购买,价格从数十两到数百两银子不等。在某些情况下,受赏者也应该自己购买黄色外套。

[img]742311[/img]

官服不仅种类繁多,而且更换频繁。官员们不会选择哪一天穿什么衣服,而是朝廷的统一命令。光绪六年,任户部侍郎的王文韶入值军机,频频出宫。他在日记中详细记录了一年换衣服的次数:前三个月入宫,换了11套衣服,平均不到九天就换一次。从貂冠、貂袍到葛丝冠、葛纱袍,再从葛纱到貂袍,这就是清代官服皮(大毛、小毛)、棉、夹、单、纱,一年又一年的更换。

在当官之初,购买官服对许多官员来说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负担。缺乏经济实力的北京官员不得不借官服多年。“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刘光第贫穷。光绪年升职后,因为“隔几天就要去颐和园住班……还要加皮衣,不是狐皮;而且一定要穿貂皮夹克”,突然“花了很多钱,极其尴尬”,连城外的房子都租不起。更何况乾隆朝的大臣钱南园,据说是因为冬天在军机处值日无衣而死。

曾国藩以节俭而闻名。晚年,他在家书中说自己“是将军,所有的衣服都不值300块钱”,多次要求孩子“衣服不能多做,尤其是大边缘,太华丽”。因此,它引出了后代的各种渲染。例如,他最好的衣服是一件天蓝色的缎子夹克,只在新年和重大庆祝活动中使用。它通常被放在衣柜里,所以它仍然像一件新衣服一样使用了30年。

[img]742312[/img]

事实上,翰林经常需要进出宫廷,衣服必须体面,符合国家制度。曾国藩虽然节俭,但在官方威望上却不敢含糊其辞。就连曾国藩的妻子和孩子也很体面,因为他们的社会需要。

道光二十九年,曾国藩在给弟弟们的信中说:“我当太监十几年了,现在京寓只有书和衣服。衣服是穷人必不可少的,书是我的生活爱好。以后我罢官回家,夫妻所有的衣服都和五兄弟抽签平分。”

的确,入都为官后,曾国藩个人财产中最有价值的是衣服。


清朝官员更注重服装 朝廷统一命令何时更换?清朝官员更注重服装 朝廷统一命令何时更换?


  • 乾隆皇帝为了反腐真的狠心斩杀了五十多官员吗
  •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发生了一件清朝建立以来最大的贪污案。自封疆大吏到州牧县令,被判处死刑的多达100多人,其中56名被...

  • 清朝九门提督管理的九门是什么?九门提督是什么?
  • 清朝的步军统领衙门是干什么的?步军统领衙门全称为“提督九门步军巡逻五营统领”,是京师卫军部队。掌握守卫、检查、门禁、夜...

  • 历史上第一个贪小沈阳身边的美女是什么?小沈阳的几个妻子
  • 小沈阳有多少妻子?说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贪官,恐怕人们会想到小沈阳。的确,小沈阳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贪官。说起小沈阳,人...

  • 清朝官员的年收入是多少?[费用]收入是多少?
  • 据《江油县志》记载,当时只有四五个人被称为县级政府的官员(大部分县都没有巡检司)。知县年薪452,增加廉银6002,计6452;巡...

  • 为什么清朝官员饿着肚子上朝?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习惯?
  • 你喜欢清朝官员的故事吗? 想给大家介绍一个冷知识。清朝官员通常每天上朝时都空着肚子不吃早餐。你知道为什么吗?事实上,古...

  • 清朝官员什么时候可以正式退休?有什么待遇?
  • 退休制度自古以来就存在。退休制度从周代开始实施。参考相关历史经典,我们发现从周代到明代,官员的退休年龄一直是70岁。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