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不是圣人,也就是说,除了圣人和圣人,每个人都可能犯错误。然而,人们活一辈子,不可避免地会犯错误,包括所有圣人也会犯错误。
[img]741265[/img]
元始天尊
把这句话用在封神里,也就是说十二个圣人级别的人也会犯错,即使鸿钧道人无所不知,用眼睛看三界也是必然的。
当然,元始天尊比不上鸿钧道人,只是达到了混元大罗金仙的水平,自然会有看人不准的时候,以至于严重低估了一个门人弟子。
元始天尊看走眼的家伙不是别人,而是峨眉山罗浮洞下的赵公明。
99次,姜子牙带兵进入朝歌城,摧毁了商纣,然后去玉虚宫向元始天要玉符,给予封神大业。
元始天尊的玉符和命运非常重要,分别代表仙境和天庭。玉符上有圣人的力量,可以用来镇压四面八方;圣旨上写着元始天尊和昊天上帝封给你的神位,姜子牙宣布生效。
可以说,没有这两种方式中的任何一种,上帝的伟大事业都无法完成,也没有得到官方的认可。元始天尊在这个命运上犯了错误,低估了赵公明。
元始天尊授予赵公明的法命如下:
赵公明以前修大道,已经证明三乘根行,深入仙乡,但心里却火热。德行回归超级干净,如妄境。一个恶趣,没有办法回归真理。没有进入大罗的地方,死亡就被金龙封住了。特封尔是金龙如意,是一龙虎玄坛真君之神。
命运太长,简短地说,元始天尊给了赵公明一句评论:二生未入大罗之境,死当受金高之封。
原来,在元始天尊看来,赵公明还没有达到大罗的境界,也不是大罗金仙。
[img]741266[/img]
元始天尊
怎么可能!
既然赵公明已经修成了三乘根行,进入了仙乡,自然就是大罗金仙。如果赵公明连大罗金仙都不是,他和截教三代弟子有什么区别?
看看元始天尊对截教三代弟子文仲文太师的评价:
二闻仲曾入名山,证修大道。虽然闻朝元之果,未证至一之意,登大罗却无缘,是最好的人臣之一。
你看,文仲的“登大罗而无缘”评论和赵公明的“未入大罗之境”评论显然是一个意思。然而,赵公明显然和文仲大师金灵圣母一样,实力远强于文仲,这显然是不平等的。
此外,赵公明贵是截教第二代门徒,也是三霄姐妹的兄弟。24颗定海珠打了五个罗金仙,绑龙索几秒钟就抓住了黄龙的真人,用鞭子打死了姜子牙,克服了燃灯的道士,最后死于陆压的钉头七箭书。
这样一个威风凛凛、战绩非凡的人物,怎么能连大罗金仙的水平都达不到呢?
要知道,阐教十二金仙都是大罗金仙级别的,更何况赵公明比他们高。毫无疑问,要么元始天尊看不见,要么我们看错了,别无选择。
我们看错了吗?没有。
事实上,赵公明和三霄都是在皇帝时期开始练习的。他们开始的是一样的。他们应该处于同一水平。差距只是他们手中的法宝。他和三霄的评价应该是一样的。
元始天尊是如何评价三霄姐妹的?
元始天尊授予三霄的法命如下:
二云霄等,潜修仙岛,虽日夜之功,得道天皇,未登大罗彼岸。
什么叫“得道天皇,未登大罗彼岸”?
大罗金仙就是这边,另一边当然是指混元大罗金仙,当然意思是三霄只是大罗金仙的水平,没有达到混元大罗金仙的水平,也就是圣人的水平。
三霄都快混元大罗了,赵公明怎么能连大罗金仙都不是呢?
[img]741267[/img]
元始天尊
其实书中的叙述者早就告诉我们答案,证明元始天尊的观点是错误的。
第四十九次,书中的叙述者写道:
张天军来营里看赵公明。他很有力,无处使用。他只讨厌钉头七箭书。他只像俗子病夫一样崇拜一个罗金仙。他可怜地说了什么五行。他说不起移山倒海。他只说了一句谎!
“把大罗金仙当成俗子病夫”!可见,赵公明,他当然是大罗金仙,即使元始天尊污蔑他,他依然是大罗金仙。
是的,是的,不是,不是。
不幸的是,元始天尊真的让姜子牙在全体365位正神面前说出了自己的错误法令,在公众面前丢了脸。
但幸运的是,在这个时候,每个人都只关注自己的地位,没有人关心这个,也没有多少人批评它。当然,如果有批评,这种耻辱必须由姜子牙来承担。
为什么他被元始天尊低估了十二仙首以上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