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黄金是当时流通的主要货币。据记载,当时皇帝经常给予成千上万的黄金奖励和英雄,这一时期的黄金所有权令后人惊讶。但在东汉时期,黄金突然消失并退出了流通领域,不仅在商品交换中消失了,而且黄金奖励也非常罕见。那么,西汉时期的巨额黄金去了哪里呢?
楚汉战争期间,陈平带着4万公斤黄金来到楚国。刘邦平定天下后,叔叔孙通定朝仪,得到500公斤黄金;吕后死后,遗诏给诸侯王每千公斤黄金;梁孝王死后,黄金库存40万公斤;卫青为攻击匈奴做出了巨大贡献,并获得了20万公斤黄金;在王莽的最后一年,西藏的黄金是10000公斤,还有60公斤,其他地方还有10多公斤。。。这些记录令人震惊。
[img]739137[/img]
然而,学者们对东汉时期黄金突然消失并退出流通领域的原因漠不关心。综上所述,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史书记载:“后世黄金越来越少,黄金价格也越来越贵。覆盖中土产金的地方已经被发掘出来了。佛教进入中国后,雕像被涂上了黄金,大而通都大邑,小而贫瘠的土地,所有的佛寺和黄金都被涂上了。按照世界计算,无忧无虑的有几千万。风俗奢靡,泥金写经,贴金作榜,积少成多,日消月消。泥金不再还本,今天少了一天。”
这说明佛教传入中国后,从大邑到穷乡僻壤,寺庙雕像随处可见,风俗奢靡。用泥金写经,贴金作榜,积少成多,日消月耗,西汉大量黄金消失。
但“佛教耗金说”一则违背历史,二则违背常识。历史书明确记载,佛教进入中国是在东汉初年。当时,佛教在中国并没有站稳脚跟。它只能依附于中国传统的道教和神仙思想。不可能大张旗鼓地修建寺庙和雕像,也很少使用金色雕像。即使使用了黄金,数量也很少,以免突然消失。此外,西汉大量黄金退出流通是在东汉开国时期发生的,当时佛教还没有传入中国。
有些人认为当时的黄金实际上是铜。历史书记载,西汉时期的大量奖励黄金和福藏黄金是指“黄铜”,数量将是巨大的。人们习惯于称“黄金”为金钱,当时流通的铜可能被称为“黄金”。
[img]739138[/img]
然而,这一说法也缺乏强有力的证据。在汉代,黄金和铜的区别非常明显。黄金的开采由金官管理,铜的开采由铜官管理;黄金和铜钱是当时流通的货币。黄金是上币,铜钱是下币,黄金的计量单位是金,铜钱的计量单位是泰铢;黄金主要用于奖励和礼物,铜主要用于铸造和铸造一些物品。黄铜和黄金是不同的,不可能混淆。
唐任武在《西汉巨额黄金消失之谜》一文中指出,西汉巨额黄金进入东汉后,突然退出流通领域消失。唯一的答案是,一些黄金以金币的形式埋葬在富商和各级官员中,另一些黄金被埋葬或作为各种黄金物品落在地下。从战国到西汉的封建统治者用国家机器夺取了国家大部分黄金,大量黄金被这些人窖藏。东汉时期也有很多窖藏黄金的人,比如董卓“筑坞于眉,坞藏金二三万斤,银八九万斤”。而且从后来出土的硬币来看,中国历史上窖藏金银珍宝的数量确实惊人。
[img]739139[/img]
此外,厚葬在西汉时期盛行。朝廷规定,世界贡献的三分之一是寺庙,三分之一是用来奖励和赠送忠于汉朝的文臣和将军,并尊重外国客人。剩下的三分之一是用来建造陵墓和建造一个可再生的世界。汉代厚葬的习俗使盗墓者以汉墓为首选盗窃对象。到目前为止,大多数汉墓都有被盗的痕迹,并出土了大量的黄金和黄金物品。
例如,最近发掘的海昏侯墓出土了285块金饼、48块马蹄金、25块林趾金和20块金板。这些林趾金的重量为76.12克至83.36克,而马蹄金的重量基本为237.66克至246.29克。此外,其他金器大约有200公斤。这只是侯爵的陪葬品。太神奇了,整个西汉王朝埋葬的黄金数量一定是天文数字。
西汉以后,黄金大量流失 黄金到底去了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