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明末令人震惊的大浩劫 中国损失了多少人?

从明末到清初,人口急剧下降是一个公认的事实。然而,人们对损失的具体数量有不同的看法。明朝人口的数量一直是历史学界争论非常严重的问题。有人说,中国人口的急剧下降加上了清军的屠杀,这从公平的角度来看是不公平的。我们必须考虑各种荒野、明军的良好成就、农民军的屠杀和当地草寇的屠杀。

[img]726930[/img]

一、明末有多少人?清初剩下多少人?

关于明朝人口的数量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具体的数字也存在很大的争议。明朝官员自己的最后一次统计是在1620年,结果是5165万人。大多数人对这一结果持怀疑态度,认为它已经属于明末,已经出现了大量的流民。此外,那些卖给贵族或官员家庭的奴隶和奴隶不包括在内。不要低估这个数字。此外,为了避免纳税,故意隐瞒人口的家庭数量也会增加。历史学家葛建雄认为,1600年左右,中国人口达到1.97亿。然而,其他人认为这个数字太高了,但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在这里推测明朝的人口至少超过1亿,准确的应该在1亿到1.5亿之间。

1652年,清朝公布了首次人口统计数据,此时中国人口为1063万。然而,这个数字显然是不可信的。当时,南方仍在南明王朝手中,清朝无法统计;此外,由于当时正处于战争时期,大量人口逃亡无法统计,一些人隐瞒了户籍,说1000万人口不符合事实。康熙初期,清朝的统计数字是2000万,但这个数字只统计男丁,没有女人。如果加上奴隶和流民,康熙初期的中国人口应该在5000万左右。从这个数字来看,在明末清朝混乱的时代,中国的人口损失应该在5000万到8000万之间,远远高于日本侵华时期的3500万。

[img]726931[/img]

二、清军入关前人口损失数量

万历末年,明朝开始出现人口负增长。万历43年,中国发生了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旱灾。不仅西北和华北发生严重灾害,而且华中和江南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这场灾难中,有无数人饿死了。此外,进入崇祯时期后,明朝北部发生了严重的瘟疫,特别是河北,人口严重下降。

除了这些自然灾害,人为灾害更加严重。首先是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军的屠杀。如果这些人像儿子一样爱人,他们完全是睁着眼睛说谎。那些与明朝挂在一起的贵族、官员、奴隶甚至商人都没有幸免,最终被农民军杀害。仅在山西地区,李自成就杀害了各种贵族1万多人,其他类型的人,大家自己思考。明末明军的军纪已经侵蚀到了极点。如果没有主要的解释,他们会杀死村里的无辜人民。这就是杀良冒功,这在明军中并不少见。最后是各地草寇的问题,北京被清军占领后,大量难民逃往南方。这就是草寇发财的机会,许多逃亡的路人在他们的刀下惨死。南明的一位内阁大学生曾回忆说,他的家人被草寇打散了,只剩下他的儿子了。

[img]726932[/img]

三、清军入关后,人口仍在下降

清军入关后,实行剃发易服政策,遭到汉族人民的强烈抵制。从山东、山西、一路到广东、云贵,清军的态度是大规模屠杀,不愿剃发的汉人不断被杀。这个数字不是少数,可能有8位数。南明灭亡后,战争终于基本消除,人民渴望和平岁月。但吴三桂等三藩的叛乱,是江南以南地区再次陷入战争,这场叛乱持续了八年,使人口再次下降。综合以上内容,得出最终结果:从万历末期到吴三桂三藩叛乱平定的几十年来,中国至少损失了5000-6000万人口,甚至8000万-1亿人口。

清朝中期,战争减少,人口开始快速增长。在1740年的人口统计中,中国人口为1.4亿;1790年,中国人口突破3亿大关;鸦片战争前1834年,中国人口超过4亿。这种增长导致中国人口超过世界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明末令人震惊的大浩劫 中国损失了多少人?明末令人震惊的大浩劫 中国损失了多少人?


  • 解密:明末皇帝崇祯凌迟处决袁崇焕有什么隐情?
  • 袁崇焕被凌迟处死。行经法场前,刽子手一刀一刀割肉。可悲的是,沿途的人非常讨厌辽东的鞑靼人,更讨厌汉奸。因此,富裕的家...

  • 解密:为什么平西王吴三桂让儿媳建宁公主守寡30年?
  • 2013年4月13日,康熙命令处决吴应熊及其儿子吴世林。吴三桂的叛乱使他的儿子和孙子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并将他的儿媳推向了生命...

  • 崇祯临终疾呼大臣亡国:他真的不必为亡国负责吗?
  • 明崇祯皇帝朱由检临死前,写下了一段著名的遗言:我凉德轻蔑,上干天咎,但都是诸臣误我。 显然,亡国之君把亡国之责算在了大...

  • 明末女诗人纪映淮 不忘亡国之恨拒绝清政府救济
  • 明末清初的南京女诗人纪映淮,守闺期间即以诗名饮誉江东。后因朝代更迭,落入生活底层,作品也大多散佚。清初著名文人王士禛...

  • 孙传庭:被手下败将李自成打败马革裹尸收场
  • 孙传庭是明朝末年镇压农民起义的将领,他带领的秦军不仅击败过高迎祥和李自成,还为保卫明朝社稷的安稳做出巨大的贡献。孙传...

  • 明末忠臣黄得功:南明四镇农民工将军
  • 明末,找一个适合正面宣传报道的人比找雷锋更难。然而,穿铁鞋没有地方可找。得到它不需要任何时间——黄得功,政治合格,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