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会的诞生历史一直笼罩在重重的迷雾中。虽然百年来历史学家一直在天地会的内部文献、清廷的官方档案和流传地的故事传说之间寻找真相,但至今仍难以下结论。据统计,仅“洪学”行业就有13种有影响力的观点,其时间跨度超过150年。一些学者甚至提出,天地会的原型已经出现在明代。关于郑成功、陈近南创立天地会的说法在大众文学作品和影视剧中非常流行。
据说郑成功进攻南京失败,率军渡海收复台湾省之前,采纳了陈永华(陈近南)的建议,生活在大陆的部属躲在江湖上,组成了天地会,取朱元璋的年号“洪武”,也叫洪门,而郑成功则叫“万云龙”,但没有文献记载可以证实这一说法,也没有被接受。
天地会的各种茶阵
事实上,天地会有自己的创会传说,即“西鲁传说”,在乾隆年间的一次大搜索中被清朝官方逮捕。后来,这个传说的衍生版本在不同的地方不断被发现。可以肯定的是,这个传说的背后是天地会起源的真相。
在流传的过程中,“西鲁神话”不断加油,增加了神话的色彩和传奇性,最终演变成一部武侠小说。它最早的版本大致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崇祯十二年,李自成造反夺取江山,西宫皇后李神妃逃出首都,在云南高溪庙生下小子,被万家收养。崇祯十六年六月初六,开封府天降洪水,露出刘伯温所立的石碑。康熙年间,西鲁番起兵作乱,康熙皇帝让人挂出皇榜,谁能消灭西鲁番,就能加封万代公侯。甘肃省有一座少林寺,少林武僧128人充当先锋征服西鲁番,并获得帅印。帅印由生铁铸成,重二斤十三两,上面写着“正阳山”三字。
[img]727564[/img]
西鲁番大败逃亡,死者无数,少林僧人获胜还朝,康熙大加封赏,但少林寺不接受官职,继续修道。然而,朝中奸臣当道,派兵追杀少林寺僧人,经过一番血战,只有18名少林僧人能逃脱。四年后,他们逃到海边,一个重52斤的白石香炉突然浮在海上,炉底有“明清”字样。人们在香炉前向天盟誓,此时只剩下六个师徒,师傅叫“万提”,法名“云龙”。他招募了108个兄弟,于甲寅年7月25日丑时成为兄弟,全部改姓洪,形成了“洪门”。
拜万师傅是大哥(即万云龙)。九月初九,万云龙与清军作战,不幸阵亡,五兄弟保护小王子逃跑。洪门人得知后赶走清军,火化万云龙尸体。万云龙魂飞九霄,尸体埋在高溪庙里。五兄弟回来后,却发现王子已失踪,失去了依靠。万云龙死后,王子后来流落到福建,生了五个儿子,分为五个房间。江湖英雄得知后,前来会盟,形成天地会。
这个故事无疑充满了瑕疵。例如,李自成在崇祯十七年而不是十二年推翻了明朝。少林寺在河南、福建,但不在甘肃。世界上没有西鲁番。然而,这个故事在天地会上流传了很多年,并记录在内部档案中,只有本会的高级成员才能知道。这必然隐藏着他们创造的真实历史,但有些秘密需要保守,有些人,有些事情不能被朝廷甚至会议的普通成员知道。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经过无数的假设、反驳和验证,“洪雪”家逐渐揭开了“西鲁神话”背后的秘密。在此期间,有两个答案是最令人信服的,但现在我们仍然很难从这两个看似坚定和坚定的答案中选择一个。
天地会文件的第一个答案是一个非常传奇的故事,有民族仇恨、家庭仇恨、背叛和救赎。明末清初,福建漳州有一位和尚,俗称张道宗,法名达宗。在哥哥张要的倡议下,张道宗、张要等18个热血男子,都以“万”为姓。张道宗排名第五,名为万五,加上他的法号,一般叫万五达宗和尚。万五达宗和尚信奉禅宗,文武双全,游历四方,见多识广,是“万氏”中的领袖。他率领万氏兄弟建立武装,抵抗进入闽清军,一度攻打漳浦县,杀死清军参将陆大勋。
[img]727565[/img]
顺治七年(1650年),十八兄弟中的万礼率部参加了郑成功的军队。万五达宗仍以游客僧人的身份在闽南各地奔波,联系各种反清势力。1654年,在郑成功的帮助下,达宗扩建了诏安县官陂镇的长林寺,成为长林寺的开山主持人。后来,万礼在追随郑成功攻打南京时牺牲了,死后被诬告逃跑,郑成功撤回了万礼的“忠臣”身份。在这方面,万氏兄弟中的第二个郭毅和第七个蔡禄对郑的成功非常不满。在万五达宗的支持下,他率领1万多名精兵降清,历史上被称为“铜山之变”。蔡禄被清廷任命为河南省河北镇总兵,郭毅被任命为湖北省勋阳镇总兵,不久又被任命为广西省左江镇总兵。
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举兵反清,郭毅跟随广西提督马雄,战败被杀。康熙十三年(1674年),吴三桂军一度战无不胜,收复了大部分中原。蔡禄与前郑成功部将、湖北省清军襄阳总兵杨来嘉密谋,被发现与清军激战被俘,随后被清廷摧毁。
万五达宗知道消息后悲愤交加,痛悔当年的所作所为,更激起了他的反清斗志。万五达宗在蔡禄家乡云霄县灵王庙就是天地会所说的“高溪庙”,亲自主持了水陆法会,悼念亡灵。7月25日,悼亡仪式结束时,万五达宗利用万氏兄弟血为盟的故事,向大家致敬,成立了天地会,万五达宗和尚是“西鲁神话”中的“万云龙”。
另一个故事要平庸得多。这是一个关于如何将贪婪和平庸演绎成神话的故事。故事发生在乾隆年间,故事的主角是福建省漳浦县高溪乡高塘村人郑开。郑开一开始是村里寅钱寺的僧侣,后来是高溪村观音亭的僧侣。他曾名“涂喜”、“提喜”,道名“云龙”,又名“洪二和尚”。因为漳浦土话中的“洪”、“万”同音,又称“万和尚”、“万云龙”。乾隆二十六年,万和尚创立天地会。
[img]727566[/img]
乾隆二十七年,万提喜收卢茂,方劝为徒,方劝又收陈彪为徒。成立天地会后的第六年,万提喜计划反清起义,卢茂招募了332人,“捏出赵良明的名字叫宋代后裔”。起义失败,33人被杀,278名参与者和参与者被捕。卢茂等3人被凌迟处死,39人斩决,215人杖100,流3000,流迁乌喇地。万提喜的弟弟郑答怕受累,逃到台湾。在徒众的掩护下,万提喜没有被官方发现。事实上,这件事与“反清复明”无关,而是万提喜结会想当皇帝,打着“木立斗世知天下,顺天行道合和”的旗号。这就是他模仿预言纬度的伎俩,用“世”字暗示乾隆朝应该在这一年结束(“木”、“立”、“斗”各暗示顺、康、雍在位年数),号召徒众“命运”、行“天道”,反清灭清。
乾隆三十五年,在万提喜的策划下,李少敏与蔡乌强纠缠在一起,试图起义。李少敏编造了“朱振兴名字,为前明后裔”,开始打出“反清复明”的旗号。事泄,李少敏、蔡乌强都被捕杀。万提喜和弟子陈彪到处躲藏,“不敢复行传会”。乾隆四十四年,万提喜将天地传给儿子郑行义后死亡。后来,为了神化和美化天地会,人们编造了“西鲁神话”,以“反清复明”吸引会众。
建立破解天地会的秘密:真的是为了反清复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