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会陈近南:如果你不认识陈近南,你会说英雄是徒劳的。这句话来自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鹿鼎记》。陈近南是谁?天地会的总舵手。天地会是什么组织?以反清复明为宗旨的江湖帮会。
在《鹿鼎记》中,陈近南是一位“文士打扮的中年书生”。他文能治国安天下,武能兴邦定天下。他也很忠诚。他是武林大多数人的偶像。他也是郑成功的下属,在郑的授权下创立了天地会,天地会的十大堂主大多是郑成功的战将。武侠小说不可能符合历史事实,也不必符合历史事实。然而,金庸先生并不是凭空虚构的。天地将在历史上真实存在。陈金南的名字也受到了天地会会员的广泛赞扬。
伦敦不列颠博物院有一系列内部材料,记录了天地会的起源。资料显示,康熙初年,中国西部少数民族侵犯内地,朝廷派兵平叛,连连失败。此时,福建莆田少林寺的武僧前来投军,以精湛的武艺击退敌人,然后返回少林,拒绝了朝廷的奖励。一位大臣对执政人员说:这些僧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没有得到奖励。他们一定有自己的计划。他们的战斗能力如此强大。如果他们一起反抗,朝廷很难扑灭他们。最好出其不意地杀了他们。执政人员听了诽谤,派大军包围莆田少林寺,放了一把大火。大火烧了好几天,把寺庙烧成瓦砾,大多数僧侣都死了,只有五个僧侣逃走了。
这五位武僧都有俗家的名字,分别叫马超兴、方大洪、胡德帝、蔡德忠、李色开。为了报仇,他们决心去拜访高人,组织一支义军反抗清廷。听说广东惠州某寺庙有个和尚叫万云龙,武功远在他们之上,于是赶到惠州,邀请万云龙当首领。还有一位名叫陈近南的和尚,武功不高,但足智多谋,文才出众,被他们邀请成为军师。后来,他们与政府军作了几场战斗,万云龙不幸死亡。陈金南总结了这一教训,认为仅仅依靠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如果你想与清廷作战,你必须建立一个庞大的组织。在陈的策划下,他们成立了天地会,下面有五个“房间”,五个僧侣分别担任五个房间的房主,陈近南担任总房主和军师。随后,陈近南派五位房主到广东、广西、浙江、福建、云南、贵州、江西、湖北等地开发会员。
几十年后,天地将成为一个庞大而有组织的帮会,成员遍布南方省份,甚至发展到台湾省。这时,陈近南去世了,马超兴、方大洪等房主也去世了。新领导层相继出现。然而,无论哪位领导负责天地会议,他都尊称最早牺牲的万云龙为大哥,并尊称马超兴、方大洪、胡德帝、蔡德忠、李色凯为“五祖”。
天地会是一个反对朝廷的帮会,政府不允许,其成员一不小心就会被逮捕。为了安全起见,陈近南编了一些暗语,让会众互相联系时使用。暗语有很多种。最常用的是“地振高岗永远存在,三合河永远存在”。例如,张三半夜去了李四家。张三一敲门,李四就喊道:“地振高岗永远存在!如果张三说“三合河万年流”,那就说明是自己的人,如果说别的,那就证明不是天地会的人。
不认识的会众在路上相遇,还有一些暗语可以快速识别对方的身份。A问:“兄弟从哪里来?乙说:“明。又问:“去哪儿?乙回答:“清。说明B是天地会,暗语中隐含着“去清”的含义。假如在晚上,还可以这样随便说一句:“今晚月亮怎么不明?正确的答案是“复明自有团圆时”,暗语中隐含着“复明”的含义。
在不列颠博物院收藏的天地会文献中,还记载了一个人的名字:朱洪英。这个人自称是明朝崇祯皇帝的直系后代。他在天地会成立时加入,成为陈金南和其他五位僧侣的精神支柱。他的名字里有一个“洪”字,陈金南也称天地为“洪门”。
以上记录与金庸先生的描述非常相似,也有明显的区别:首先,金庸的陈金南是学者,文学和武术,英国博物馆的文献显示陈金南是和尚,武术不高,只擅长战略;其次,金庸的世界骨干是郑成功的下属,上述记录显示莆田少林寺的五位僧侣是主要领导,与郑成功无关;@ 郑成功是金庸笔下的万云龙,在天地会的内部传说中,万云龙是广东惠州某寺庙的和尚;第四,金庸笔下会有十个天地,上面记载的天地只有五个“房间”。;第五,金庸先生对陈近南传说中设计的暗语进行了一些艺术处理,比如“地振高冈永存,三合河永存”的密码,既不押韵也不对抗。金庸改为“地振高岗,溪山永存;门朝大海,三江合水万年流”美多了;第六,英国博物院文献对天地会又称洪门的起源给出的解释来源于“朱洪英”这个名字,而金庸笔下的洪门来源于“汉”这个词的繁体形式“汉”。汉人被满洲人占领。没有土地,把“汉”去掉就是“洪”。
然而,英国博物馆文献中记载的天地会的起源也很可能是在天地会发展到一个阶段后故意编造的。一些文献表明,陈金南不是和尚,而是道士;另一种文献(乾隆年间天地会会员被捕后的供述)表明,陈金南非和尚不道德。他最初是翰林学院的学士和军事部的尚书。他受到清廷的不公平对待,愤怒地辞职,与莆田少林寺的和尚合创了天地会。这些记录都是传说,它们之间存在差异,这表明一定有一些传说不符合事实,或者所有的传说都不符合事实。
在金庸先生的作品中,陈近南原名陈永华,这与事实不符。历史上确实有一位陈永华,是郑成功的得力助手,官封御史总制。他的女儿确实嫁给了郑成功的儿子,但他从未创办过天地会,他也不会武功。陈近南可能是一个虚构的人物,但天地会是一个真正的组织。他还发动了几次轰轰烈烈的起义,对满清统治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最大的起义是由台湾省天地会首领林爽文发起的。乾隆五十一年,林开始反清军,次年被清廷扑灭。虽然只持续了一年多,但大部分台湾省都被纳入了天地会的控制之下,北起淡水,南至东港。“香案叠叠”(林爽文作为顺天盟主发布的通知),台湾省人拿起镰刀加入天地会,占领城市。台湾省暂时变色。
乾隆利用广东、广西、福建、贵州、浙江、湖南、四川七个省的军队,消耗军费,占全年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在林爽文起义失败不到五年的时间里,台湾南路和台湾北路又爆发了两次起义,而且都是天地发动的。到嘉庆七年,广东惠州天地会首领蔡步云起义。广东潮州天地会首领张四田起义于嘉庆十一年。嘉庆后期,“小刀会”从天地会衍生出来、在广东、福建、新疆、湖北从事抗清活动的“红花会”和“平头会”。此时,天地会的成员甚至发展到东南亚。一份文件显示,苏门答腊岛相当一部分华侨实际上是天地会的成员。革命党人陶成章直到辛亥革命前夕才创立“龙华会”,其组织形式也参照了天地会的结构。当然,我们的“鉴湖女侠”秋瑾也是天地会的成员——她加入的“三合会”是晚清天地会的化名。
陈近南,天地会秘密档案:武功不高的和尚 善于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