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被称为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伟大战役。它奠定了魏、蜀、吴三分天下的格局,是历史意义重大的转折点。那么赤壁之战是什么样子的呢?《三国演义》所描述的精彩是否符合历史事实?
[img]722566[/img]
网络配图
双方兵力差距不大
在赤壁战争中,曹操有多少兵力?曹操自己说80万,这是一个虚拟数字。古今史上没有人同意这个数字。曹操南征荆州时,从15万至6万名北方士兵中调出了8万名步兵和1万多名骑兵,但并非所有调入南征的军队都参加了战争。旱路运输限制了战斗力。在一条线上,上限兵力只能是5万或6万。如果超过这个数字,不仅道路拥堵,而且后勤也无法保证。
至于荆州士兵,总数可能达到7万或8万,但长沙、桂阳、零陵、武陵等南四郡只被抚定。曹军从未去过那里。他们可以使用2万多人聚集在襄阳和其他地方。随后,曹操留下徐晃驻扎在樊城,让曹仁守卫江陵。这样,东征进抵赤壁的曹军总兵力约7万人。至于孙权,根据《三国志》的明确记载,孙权给了周瑜3万人参战,而对于刘备来说,大部分以诸葛亮自己说刘备1万加刘琦1万为准。一般认为孙刘联军有5万人参战。以5万抵抗7万兵力,人们普遍认为赤壁之战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争,但双方的兵力对比并不十分悬殊。
“草船借箭”是借来的故事
诸葛亮从未有过“草船借箭”的事。然而,“草船借箭”并非空穴来风。据《三国志·吴主传》裴松之注记载,建安十八年,即赤壁之战五年后,曹操率军南下攻打孙吴。有一天,孙权利用河面上的薄雾,乘坐轻便的战舰闯入曹军的前沿,观察曹营的部署。曹操天性多疑,见江面水雾缭绕,孙军整体威严,恐怕有诈不敢出战,下令弓弩齐发,箭射吴船。
[img]722567[/img]
网络配图
孙权的船很快就被箭覆盖了,船因为一边被箭偏重而逐渐倾斜,即将翻沉。孙权命令掉头,让另一边被箭击中。船身稳定后,孙权指挥战舰排队,慢慢离开,曹操意识到自己被愚弄了。
这只是一个发生在孙权身上的故事,只是一个急中生智的举动。他没有计划“借箭”,史书也没有说是草船。
“周瑜打黄盖”子虚乌
在三国历史上,黄盖没有使用苦肉计划,但欺诈确实存在。为了确保无武装火船不被拦截,黄盖能够顺利接近曹军水寨,他向曹操投降。曹操很容易相信黄盖的投降。曹操认为,黄盖曾经是孙健的下属,比周瑜老。他很可能不愿意生活在周瑜之下。
[img]722568[/img]
网络配图
可见历史和演义不一样,有时候历史更直白一点,而演义更多的是赞美英雄的事迹。@ 情节曲折,更令人难忘。
赤壁谜团:三国真的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战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