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贵族的离婚有一定的仪式。《礼记》记载,不仅有夫妻仪式,还有夫妻仪式。出轨和被出轨的双方都谦虚地责怪自己。从历史资料中保存的唐人“放妻书”(离婚证)来看,当时男女地位似乎相当平等。“放妻书”的内容一般分为三个部分。
[img]722766[/img]
第一段重述了夫妻的缘分,经过多次抢劫,本该如水如鱼,一整天都在一起。然后第二段描述了目前的状态。因为性格不合,经常发生冲突,大小不安,六亲相怨,真的无法继续下去。第三段写离婚的祝福,既然不能同处,不如“一别两宽,每个人都开心”。同时,祝男女离婚后各有前途。
在离婚书的最后,一些人表示支持该女子。离婚证书应由两位父母和亲戚作证。从唐人出具的“妻子释放书”来看,类似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协议离婚”,尽量聚在一起分手。
[img]722767[/img]
中国古代虽然是男权社会,女性需要“三从四德”,但男性不能随意休妻。夫妻离婚受家庭观念的控制,受法律限制,受情理约束。据《白居易集》记载,妻子给在田里耕种的丈夫送饭时,路上遇到饥饿的父亲,就给父亲送饭。
丈夫饿得在田里等着,非常生气,坚持要离开妻子,妻子拒绝接受,所以他起诉了政府。白居易在判决中说:“根据妇女的道德标准,妻子应该服从丈夫,但报答父亲的善良是出于自然的。@ 先给父亲吃饭,丈夫以后再吃。丈夫不能休妻,因为孝顺比丈夫更重要。”
[img]722768[/img]
由于古代非常重视社会关系的稳定,离婚总是不被提倡,离婚率很低。《易·序言》说:“夫妻的方式,不能很快,所以坚持下去。”《管子·小匡》也有“学者三个妻子,逐渐出国”的规定。东汉的冯燕年纪大了,受到了批评。宋朝以后,学者们认为他们的妻子没有性格。
至于一般的农村地区,妻子的情况更为罕见,这受到经济因素的限制。离婚减少了家庭劳动力,再婚的负担也很重。@ 名声的概念也有影响。在“夫妻义重”的共同理念下,他们不敢轻易离婚。由此可见,琴瑟和鸣的婚姻理想不仅体现在婚姻的结束和维持上,也限制了离婚趋势的发展。
中国古代的离婚方式古代有离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