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未解之谜:揭开落在山上的神秘沙陀国

《新唐书 沙陀传记载,沙陀族是“西突厥的其他处月种”,也就是说,沙陀族的前身是西突厥的所有部门之一,被称为处月。处月分布在金沙山南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格多山,称为尼赤金山)、蒲类海东部(今新疆东北部巴里坤湖)和名为“沙陀”的大沙漠地区。因此,它被称为沙陀突厥,简称沙陀。沙陀也被称为“沙陀”。让我们来看看。

事实上,沙陀族的民族成分是复杂的,除了处月部之外,还可能包括处密、射脾等部门。高宗显庆年间,著名将军苏定方灭西突厥部,唐在西突厥故地设立羁州。沙陀朱邪氏的始祖拔野带领部落依附于唐朝,被任命为沙陀州都督府都督,其子孙相继担任五世。从那以后,沙陀族一直走上历史舞台。

[img]721236[/img]

崇州市距成都市区45公里,有一个叫鸡冠山琉璃坝的地方,海拔1600多米,犹如天堂。很难想象,在这个偏僻荒凉的地方,有一个遗失的世界——沙陀国。据《新唐书·沙陀传》记载,沙陀族是“西突厥其他处月种”。处月分布在金沙山南部(今新疆博格多山,称尼赤金山)、蒲类海东部(今新疆东北部巴里坤湖)、名为“沙陀”的大沙漠地区。因此,它被称为沙陀突厥,也被称为“沙陀”。沙陀在新疆怎么能跑到千里之外的成都?故事必须从1000多年前的“安史之乱”开始。

唐代“安史之乱”时,沙陀族帮助唐军平叛有功,其首领朱邪骨被唐肃宗授予特进,封骁卫上将军。此后,沙陀族多次帮助唐军撤退吐蕃、维吾尔族和党项人的进攻。进入河东后,由于沙陀族勇敢善战,深受唐朝皇帝的重视。100多年后,沙陀首领朱邪赤心率3000骑兵参与镇压庞勋起义,在唐懿宗咸通九年(公元868年)中屡立战功。朱邪赤心被唐懿宗命名为李,国昌,并被列入皇家祖谱。他是唐高祖李渊第十三子郑王李元懿的籍子。他被授予校检部尚书、左金五卫上将军、大部分护士和振武军节使,并留在长安亲属中。从此,沙陀一族也从其首领李姓。

据史料记载,唐末,崇州市鸡冠山深处有一支沙陀族军队。唐灭亡后,沙陀族首领拉旗称王,建立了沙陀国。但几百年后,这个神秘的王国突然消失了。崇州市鸡冠山乡琉璃村,当地村民表示,这里是历史上的沙陀王国。琉璃村位于鸡冠山乡鞍子河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位于崇州、大邑、汶川交界处。琉璃村为沙陀囤故址的说法让我们心动。一天早上,太阳高照,我们从成都出发,目标是指神秘的深山老林。

鸡冠山乡是一个依山而建的小镇。过了这个小镇,汽车沿着山路盘旋而上。车过竹根桥,山路劈成两半,左边去琉璃村,右边去鸡冠山。我们拐上了左边的羊肠小道,小路很窄,只能容纳自行车通行。前一小段是水泥路,后面只有毛坯路。当我们的车到达水泥路的尽头时,我们真的无法驾驶r,所以我们不得不在当地停车,沿着陡峭的山路徒步旅行。鸡冠山乡党委副书记王晓红说,山里有很多蛇、水蛭和珍稀动物。大熊猫、小熊猫、牛羚、老熊、豹子等动物经常出没。

[img]721237[/img]

步行大约四五十分钟后,每个人都感到疲惫。这时,绿树青山中的一个平坝出现在我们面前,那就是琉璃村的下坝。琉璃村有三个方圆千亩的大坝,上、中、下,四周群山叠叠,坝内交错,鸡犬相闻,沿水平线缓缓延伸的是由深到浅的松柏。林溪潺潺,青草,阳光,三五头黄牛在田野里漫步,显得宁静而悠闲。从地貌上看,它就像一块嵌在深山中的温玉。琉璃村支部书记王世全说,这里曾经是古代沙陀国李姓皇帝筑城称帝的地方,现在是琉璃村五组全体村民的聚居地。

琉璃村有一个叫龙桥的地方,桥头上石刻的龙尾依然清晰可见, 王世全说:“这些石桥都是从河里打捞出来重新安装的。”。村民们都在猜测,这就是沙陀国皇宫所在的地方。在村民家里,我们还看到了一些大柱基和特别光滑的石板。据村民们说,这些东西都是他们的祖先从破旧的宫殿和寺庙里捡来的,现在用来建造墙和阶梯。据崇州县志记载,这里有一座孙姬墓,占地20多平方米,位于琉璃村五组上坝。王世全透露,这里有许多古墓群,包括孙姬坟,但都被盗了。

村民们家里也有一些不完整的瓷砖。这些瓷砖长26-27厘米,宽约18厘米,厚度实际上达到2-3厘米,没有明显的棱角,与后来的普通瓷砖有很大的不同,但也不同于当时唐朝长安的瓷砖。据当地有丰富烧瓷砖经验的人说,这是一种经过特殊工艺烧制的瓷砖,生产工艺非常精细。看到这些,我真的觉得我已经穿越了几千年前的唐朝。

[img]721238[/img]

王世全的老母亲叫杨素芬,80多岁了,头裹白帕,腰围裙,一双小脚穿着干净的青布鞋。当我们到家时,她正在搬柴火。老人给我们讲了一个当地的民间传说:沙陀国王叫李帝王,他带领族人在这里守卫唐朝的领土。唐朝灭亡后,李帝王称帝,他的美人孙姬特意从长安赶来,被李帝王封为王妃。后来宋朝出兵围剿,孙姬藏在楼上生了一个孩子,但孩子从怀里滑了下来,摔死在楼下,后来称之为“漏儿坝”。李帝王战死沙场后,伤心欲绝的孙姬以细软悬梁自杀。人们把孙姬的尸体埋在上坝一个风水极佳的地方,并在她的坟墓旁种了一棵白果树作为纪念。如今,许多人自发地在这里围了一圈,每年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冬月十九都要在这里祭奠孙姬。

据当地人说,宋朝军队战斗过来,沙陀王国终于灭亡消失了。那么,沙陀人带来的大量财宝藏在哪里呢?琉璃村上坝有一座占庙叫佛爷寺。村民们说,早些时候,佛爷庙门口有一句神奇的诗,上面写着: “上七步下七步,捡金银七步。据说这就是沙陀国藏宝之谜。几百年来,很多人都想解开这个宝藏之谜。村里的古墓被盗墓贼光顾了很多次,但从来没有人找到过传说中的宝藏。后来,一位长途旅行的和尚来到这里,解开谜团,得到了一尊金佛。原来金佛是用漆漆的,制谜的人用“七”字作谐音。据当地人说,金佛可能不是所有的宝藏,也许还有其他的宝藏。


未解之谜:揭开落在山上的神秘沙陀国未解之谜:揭开落在山上的神秘沙陀国


  • 沙陀是如何回到唐朝的?原因是什么?
  • 经过几千年的风雨,中国发生了几次民族融合。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很少有人主动回归远离领土的民族支脉。最著名的是乾隆时期...

  • 除了西突厥十姓部落:沙陀的历史起源
  • 沙陀人,又名第一个月,以朱邪为氏。它最初是西突厥人部落以外的一个部落。游牧于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南(今巴里坤),隶属于轮...

  • 未解之谜:失落在山上的神秘沙陀国
  • 《新唐书 沙陀传记载,沙陀族是“西突厥的其他处月种”,也就是说,沙陀族的前身是西突厥的所有部门之一,被称为处月。处月分布...

  • 揭秘:沙陀人在历史上去了哪里?
  • 沙陀人是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他们第一次进入历史板块是在公元八世纪。当时,沙陀人附属于强大的吐蕃,开始了他们的雇佣兵生...

  • 沙陀人的祖先是什么民族?他们有后裔吗?
  • 沙陀人,又称处月人,大多以“朱邪”为姓氏。起初,他们在准噶尔盆地的西南部游牧(现在是新疆的巴里坤)。唐代,他们隶属于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