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75年,朱元璋成为皇帝的第八年,天象突然出现异常,称为“星变”。当时,人们不懂科学,所以他们认为这是上帝对世界的警告,这标志着世界上会有很大的困难,或者世界上会有不公正的事情,比如重大的冤案。朱元璋是最高领导人,他心想,似乎在不经意间做了一些不该做的事。他不知道是什么,所以他下令让全国人民给他建议,指出他的政治得失。
[img]713797[/img]
一位名叫叶伯巨的读者真的相信了,立刻书指出:“今天的事,过者有三:分封太奢也 ,用刑太多,求治太快。”叶博巨指出,这三点是当时的主要问题。朱元璋应该高兴是合理的——既然他呼吁全国人民指出他的错误,现在真的有人指出了。他不高兴的原因是什么?但他就是不高兴!
读完叶伯巨的《奉诏陈言疏》后,朱元璋勃然大怒,气得大喊:“这个男孩离开了老子的骨肉,赶紧抓住了他,老子想自己射死他!”朱元璋之所以这么生气,是因为叶伯巨的疏条击中了关键点,尤其是第一个“分封太奢”,也是朱元璋最大的“软肋”。
[img]713798[/img]
所谓“分封太奢侈”,是指朱元璋为了朱家的“子孙传承,永保家业”,大肆分封藩王,封封他的24个儿子和1个孙子,分居各种战略要地。所谓“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现在所有的儿子都很长,他们应该有自己的爵位和分镇国家”(朱元璋的话)。这些藩王不仅每个人都吃万石,而且都有军事指挥权,地位比公侯大臣高,后者看到他们都要跪下。他们也有自己的护卫甲士,从3000到2万不等。驻北平的燕王朱迪居然拥兵10万,驻大宁的宁王朱权也“带甲8万,革车6000”。
这些藩王的支持和自尊对朝廷构成了巨大威胁。叶伯巨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并将其列为三大问题中的第一位。但在朱元璋看来,叶伯巨离开了他的骨肉。他的良心大大坏了。他想杀了坏银子。
[img]713799[/img]
叶公好龙的朱元璋做到了,连夜派人把叶伯巨带到南京。叶伯巨被捕到南京后,朝中大臣才知道发生了什么。说实话被砍头太搞笑了,叶伯巨也太冤枉了,大臣们都想救他的命。叶伯巨被捕后,他们没有立即向朱元璋报告,而是在朱元璋高兴的时候,宰相向他报告,然后要求刑部审讯。大概心情不错,朱元璋似乎忘了自己射死叶伯巨的话,答应了丞相的要求。
叶伯巨的生命无法挽救。他在刑事部门的监狱里被虐待后饿死了。一开始,想保护他的大臣们都很伤心——如果他们早知道这一点,最好不要保护他,让朱元璋玩得开心,以免他遭受这种活罪。
后来,我们都知道朱元璋的骨头并不冷。叶伯巨指出的第一个问题爆发了。他的儿子燕王朱棣以“靖难”的名义与世界抗争,因为他的孙子建立了文帝削藩,造成了世界的混乱,人民也深受其害。如果他们在地下相遇,我不知道朱元璋是怎么看到叶伯巨的。“不听老人的话,吃亏在眼前”。真正的智者不是你有多聪明,而是你能听到的。
明太祖成为皇帝的第八年 为什么天象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