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大寿是明末清初的传奇人物。说到他的传说,一是他战功显赫,名声一时;第二,他用炮火杀死了满清时期的祖先努尔哈赤;第三,他在降清问题上出尔反尔,前后两次投降;第四,虽然他降清了,但汉奸的骂名很少;第五,他死在北京,埋在北京,但他的坟墓搬到了加拿大。
[img]712021[/img]
祖大寿
祖大寿(?—1656年),字复宇,明末清初辽东宁远(今辽宁兴城)人,吴三桂叔叔。明朝时,祖大寿从基层游击士兵开始工作。凭借多年的战功,他多次升职,然后驻扎在宁远。天启六年(1626年)正月,努尔哈赤率军攻宁远,祖大寿还以炮火,结果努尔哈赤被炸城重伤,返回大本营后不久死亡。皇太极即位后,二国战争更加激烈,祖大寿也成为一代名将。
崇祯元年(1628年),祖大寿因“宁远大捷”晋升为前锋总兵官,被明派驻锦州。后来,他成为袁崇焕手下最有效的将军,在历次保卫战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后来袁崇焕因故下狱,祖大寿担心被牵连,于是毁山海关逃走。崇祯皇帝不想失去这样一位名将,忙着袁崇焕写信招抚,祖大寿这才回到关内。崇祯四年(1631年)10月,祖大寿在大凌河之战中奋力抗敌,最终因粮尽援绝,被迫投降。皇太极非常高兴,见到了女真人最高贵的腰礼,并设立了联盟誓言。
降清祖大寿只是权宜之计,是必须的。立即,祖大寿向皇太极报告说,他的妻子和孩子都在锦州。虽然锦州不知道他已经回来了,但他想回到锦州,然后夺取锦州。结果,皇太极被愚弄了。祖大寿一回到锦州城,就立即组织防御,抗击清军。事件传到北京后,崇祯皇帝不仅没有降低祖大寿的罪行,反而把他提升为左都督,带领锦州。崇祯皇帝怀疑心很重,不惩反赏祖大寿,只是为了稳住他,再试图加害。对此,祖大寿心知肚明,因此多次拒绝进京,死活不肯离开锦州半步。
先投降,后背弃,祖大寿出尔反尔。虽然皇太极很生气,但他也尊重祖大寿。因此,他一再派秘密使者提醒祖大寿不要忘记誓言,并敦促他尽快献出锦州。祖大寿不但不听,反而多次与清兵激战。皇太极想争取祖大寿,想夺下锦州城,却别无选择,只能频繁地给祖大寿写信,比如泥牛入海。十年后,也就是崇祯十四年(1641年)三月,皇太极发动了“松锦大战”。锦州被困,援军洪承类战败投降,祖大寿顽强地坚守了一年,粮食疲惫不堪。崇祯十五年(1642年)三月,祖大寿率部第二次降清,以保存军民姓名。
[img]712022[/img]
祖大寿
祖大寿跪在崇政殿时,皇太极竟然走下宝座,亲自扶起他,好言抚慰:“你上次背叛我,是为了你的国君,为了你的亲人。我曾经告诉大臣们,祖大寿不能死。如果我以后再投降,我永远不会杀他。过去的事情既往不咎。“皇太极对祖大寿非常优待,封其为汉军正黄旗总兵,希望他能为自己效力。然而,虽然祖大寿被迫投降,但他不愿意为满清效力。直到顺治13年(1656年)去世,祖大寿才给侄子吴三桂写了一封劝说信,没有汉奸记录。
在北京清河附近的永泰村,祖大寿终于睡着了。顺治皇帝对炮杀努尔哈赤、二次降清、双手沾满八旗士兵鲜血的明朝降将给予了高度评价,如“持身敬慎”、“气质成熟”等。祖大寿的传说还没有结束。260多年后,大约1919年,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委托英国皮革商克罗夫茨在中国购买了一套完整的明清高官显爵墓葬。克罗夫茨选择了祖大寿墓。后来,克罗夫茨将祖大寿墓和墓前的石雕、石桌、文武翁仲、石骆驼装运到船上,漂洋过海,转售给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如今,祖大寿墓一走进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就映入眼帘。
为什么一代名将祖大寿的坟墓会在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