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参观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时,除了被巨大的军事位置震惊外,你还会发现兵马俑的手是空的,没有武器。导游的演讲是项羽烧毁了秦始皇的陵墓,拿走了兵马俑手中的武器。这是真的吗?带你去看看。
[img]712079[/img]
后来,考古学发现兵马俑被大量军事集团洗劫焚毁。这次盗墓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了武器。兵马俑、矛、戟、剑等兵器、车马器具和车轮主要丢失在兵马坑中。一些陶俑被破坏了。至于金、铜和其他财产,它们仍然在坑里。那么,谁偷了兵马俑手中的武器呢?
嫌疑人天字一号 项羽
[img]712080[/img]
项羽成了盗取陵墓兵器的最大嫌疑人。@ 项羽有为楚国和项梁复仇的心理,所以他烧了阿房宫。既然能烧阿房宫,就有烧秦始皇陵墓的动机。@ 《史记》中有“怀王约入秦无暴掠,项羽烧秦宫,挖始皇帝冢,私收其财物,罪四。”的记载。《汉书》200年后也有项羽犯罪记载:“项籍烧其宫营宇,往者咸见发掘。然后牧羊亡羊,羊入其凿,牧羊人用火照顾羊,用火烧藏棺。600年后,李道元还在《水经注》中记载了项羽的罪行:“项羽入关发之,30万人,30天内无法逃跑。关东贼卖棺材取铜,牧羊人找羊烧,火延90天。”。
出乎意料的是,这些记录可以减少项羽的怀疑。《史记》权威性最高,记录最直。据说刘邦在军队阵容前责骂项羽发掘秦始皇陵墓是为了批评项羽的罪行。司马迁只是原本记录下来的。此外,他只说项羽烧毁了阿房宫,电影中没有提到秦始皇陵和项羽。年龄越远,数据越少,验证越难。班固得到的材料比司马迁多,还编造了牧童寻羊误入秦始皇陵而失火的故事,说得信誓旦旦,难免有卖名钓名的嫌疑。小偷团队很难成功,牧羊人怎么能进入秦陵,避免弩箭对汞毒气的侵犯,更不用说在空气稀薄的封闭室点火了,违反了化学原理,只有在大规模破坏后,才能通风焚烧。李道元的说法是穿凿附会,道听途说,有多少宝物能在一个月内运输30万人?
因此,项羽只能说是嫌疑人。
嫌疑人天字二号 章邯
[img]712081[/img]
秦始皇陵的总设计师是李斯,监工是少府令章邯,章邯最熟悉陵墓的结构。秦二世胡亥即位的第二年,陈涉手下的大将周章率兵数十万到咸阳,胡亥大吃一惊,不知所措。少府命令张寒上前提出建议:“陛下,流寇即将来临,远水解不了近渴。修建历山陵墓的劳动人数众多。请大赦世界,授予微臣兵权,带兵抗击。于是张邯带领历山劳役击退了周章军。在此期间,张邯可以从秦始皇陵墓附近的军备库和兵马俑手中拿走武器,为苦役作战装备。然而,取兵器就是取兵器。陶俑为什么被砸?作为工程监理,这不仅是张邯的失职,也是极大的不尊重。@ 也是最重要的,陵墓里的兵器封顶也就1万左右,要装备几十万劳役,就有点杯水车薪。
张寒的嫌疑越小,项羽的嫌疑越大。后来,张寒投降了项羽。秦始皇陵的秘密都在张寒的肚子里。为了对项羽表示忠诚,张寒很可能会告诉他的顶级老板这个秘密。因此,项羽的目的明确、全面的抢劫是合乎逻辑的。
嫌疑人天字三号 刘邦
[img]712082[/img]
刘邦的可能性不能排除。刘邦什么都能做。刘邦不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然后嫁给项羽。刘邦先进函谷关。当他到达咸阳关闭“乃封秦重宝财物馆库”时,秦国首都的府库必须有档案,秦始皇陵墓的建筑图纸必须在档案中。刘邦到位后,他将得到这个秘密档案。就时间而言,刘邦的嫌疑并不小。有考古证据表明,秦陵兵马俑武器被盗,发生在秦末汉初至汉武帝时期之前。据说在汉武帝之前,一号坑里有一座西汉合葬墓,出土了汉武帝时期的五铢硬币,说明汉武帝时期的人们不知道这里是被烧毁塌陷的兵马俑。根据墓中的淤泥,学者们判断焚烧时间是建成后不久,即汉初。据说秦始皇陵在汉初被发掘:“汉初发这冢”。
还有证据表明,西汉时期被盗,基于陶俑体腔内的铁矛。要知道兵马俑都是官方统一监督的铜矛,没有铁矛。战国时期,铁矛和铜矛共用。汉武帝时期,铁矛盛行,铜矛逐渐被取代。仔细看,这是西汉的铁矛,和西汉墓出土的铁矛没什么区别。
[img]712083.jpg' />[img]712084[/img]
高祖十二年,也就是62岁的刘邦行将就木的一年,刘邦以秦始皇帝、楚隐王陈涉、魏安厘王、齐、赵悼襄王无后为由,命人为其守陵,魏公子无忌五家守陵,秦始皇最多,二十家守陵,其余十家守陵。守陵明为善举,暗中防止陵墓被盗,甚至可以公开监视自盗。一年前的春天,淮阴侯韩信反叛,夏天,梁王彭越反叛,秋天,淮南王青布反叛,一年三王反叛,刘邦的心崩溃了。在刘邦派人守陵的十二年里,刘邦很可能会派兵进陵,转移兵马俑中的武器。最大的动机是兵马俑中的武器技术成分过高(射程是AK47弓弩的两倍,剑体镀铬的铸剑技术)。陈在墓中,难免会被不轨的人觊觎。如果落入反王手中,只会增加麻烦。
[img]712085[/img]
史料太多了,要探索历史真相,只能期待考古学的新发现。
为什么秦始皇兵马俑两手空空的,武器是被偷还是被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