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儿子,第二个儿子秦王司马柬曾经很受欢迎,被许多人认为是更合适的王位继承人,但司马炎仍然选择以司马忠为继承人,并拒绝了其他人的建议。这看起来真的很奇怪,不合逻辑。
但是,从司马炎的经历来看,这种选择并不奇怪,而是合乎逻辑的结果。
司马氏自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以来,基本上完全掌握了曹魏的政权。然而,高平陵之变是一次政治反击,风险很高。司马懿的成功得到了曹魏政权的大量英雄的支持,尤其是江济、高柔等文官的支持,是司马懿发动政变的支持者。
[img]710415[/img]
高平陵的变化成功地消除了曹爽集团,通过废除齐王芳,建立高贵的乡镇,然后杀死曹尚,建立曹宏,这一系列废除皇帝的措施,逐渐暴露,仍将忠于曹魏政权的部长边缘化,忠于司马的军事官员,逐步完成权力转移过程。此外,在这个过程中,淮南的三次叛乱都是以反对司马的专权为名的。
在这个过程中,司马氏也处于连续的接力过程中。司马懿在镇压王凌叛乱后不久就去世了。他的儿子司马师继承了他的权力,掌握了曹魏政权的最高权力。然而,司马师平定了淮南的第二次叛乱。在班主任回到朝鲜之前,他死在回到老师的路上。司马师本人没有孩子。司马昭的儿子司马游还年轻,司马昭继承了他的权力。
相比之下,司马师继承司马懿的权力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司马懿一直把司马师培养成自己的接班人。甚至司马师的几次婚姻也完全服务于司马家族的政治利益。在高平陵发动之前,司马懿只和司马师商量过秘密策划,连司马昭都没有提前得到消息。
[img]710416' />
然而,司马懿没想到的是,司马师的继承权在七年内就去世了。当时,只有司马昭是一个更合适的继承人,有着相对丰富的政治经验,只能由他继承。然而,司马昭曾经告诉人们,世界是风景之王,也就是司马师的世界。他只是暂时照顾他,将来还给司马师的家人。
司马昭的二儿子司马攸献祭司马师没有儿子。@ 在当时很多人心目中,司马昭将来会把权力交给司马攸。@ 司马昭在立嗣问题上一直犹豫不决。但司马昭最终还是选择了长子司马炎作为继承人。
司马昭死后,司马炎30岁。与司马师、司马昭早早参加家庭政治活动不同,司马炎以前的表现一直是个花花公子,与夏侯玄、诸葛生、何晏等当时的名人过着密切的生活,参加政治活动较少,政治经验也不是很丰富。@ 司马昭死后,有人建议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继承权力,充当司马氏的政治核心。
当然,司马氏集团最终还是选择了继承司马炎的权力,并在不久的将来篡夺魏为晋,成为晋朝的开国皇帝。司马炎能在家庭内部的继承权之争中取胜,并不是因为他的人气特别高,能力比别人强很多。事实上,这是最简单的物理原因之一。他是司马昭的长子,也是继承人不以贤为本的受益者。按照立嗣立贤的原则,继承权更有可能落入齐王佑或司马孚的手中,而不是司马炎。@ 继位后,他按照这一原则立司马衷为嗣。
司马氏从魏臣篡位为君。忠诚自然是不可能的,只能孝治国。所以,对于司马炎来说,他选择立司马忠为继承人意味着他公开表示,他正在贯彻司马昭确立的继承人原则,从而压制当时朝臣对司马攸的期望。
晋国开国后封建诸王时,最大的受益者不是司马炎本人,而是司马孚。司马孚和他的儿子共有11位王爵,而司马炎的儿子只有4位王爵。此时,对他来说,家庭的压力大于对他的支持。此外,此时齐王佑还在,人气也很高,远不如司马炎的儿子司马忠。
[img]710417[/img]
公元272年,司马炎突然病重。朝臣中的一些人开始私下讨论,为司马炎背后的事情做准备。其中一个重要的选择是立司马游为皇帝,而不是立司马游为皇帝。这件事对司马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以前的宠物大臣贾充此时也参与了这个阴谋。他病愈后不再信任贾充。
通过这次事件,司马炎也意识到宗室和司马氏篡夺曹魏政权的英雄戚家正在威胁皇权。@ 病愈后,他开始加快外戚家族的提拔,即皇后杨氏的父亲杨骏等人,以此来制衡宗室、勋贵家族。@ 司马炎还下令强硬要求司马攸之藩,不允许他再住在首都洛阳。司马攸虽然一直拖着没去封地,但很快就死了。
司马攸死后,司马炎的二儿子司马柬被朝臣视为比司马忠更合适的继承人。此外,司马柬在洛阳的住所恰好是司马攸之前的住所,给了很多人强烈的心理暗示。
[img]710418' />
几年后,司马炎再次调整宗王封地,原宗被削弱,司马炎的儿孙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其中,司马柬被封为秦王,食邑达到惊人的5万户,而安平王司马孚的食邑只有4万户,此前被认为受到优惠待遇。这意味着,虽然司马炎已经决定放弃选择司马柬作为继承人的选择,但他显然感到心理上的内疚和不安,并给予超高标准的优惠待遇。
司马炎临死前,他认为自己留下了一种内外均衡的政治格局。朝廷由外戚杨军辅政,外有宗室强藩辅皇室,日常行政事务由士官僚承担,可以避免任何一个独揽大权的结构。
然而,经过多年的努力和管理,他建立的政治权力结构并不稳定。最大的变量之一是司马忠的政治能力几乎等于零,完全由贾南风皇后操纵。贾皇后首先召集藩王到北京杀死杨军,其他藩王也随之而来,导致八王之乱。八王之乱结束后,五胡之乱接着来了,西晋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短命王朝。
而被司马炎视为真正接班人的皇孙怀太子司马昱则英年早逝,不等接班就死了。今天,人们常说司马懿最终可以成为三国的大赢家。主要原因是他的寿命很长。他杀死了曹操、曹丕和曹睿三代曹魏政权的掌权者。后来,他继承了缺乏政治经验的年轻皇帝,给了司马懿掌权的机会。然而,自从司马懿以来,司马氏实际上面临着这个问题。首先,他遇到了一位智障皇帝,他的继任者被寄予厚望,英年早逝,打破了整个政治平衡结构。
显然有更合适的候选人?为什么司马炎要立白痴儿子当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