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除了冉求被孔子驱逐出师门外,还盘点了中国师徒决裂事件

万世师表的孔子曾公开将学生冉求逐出师门,并被其他弟子记录在《论语》中。孔子曾经骂过宰予和子璐,但从来没有说过他们不承认自己是学生。冉求真的让老人很生气。他不仅公开对这个男孩不是我的徒弟,还让所有的弟子“鼓鼓而攻”。

被孔子逐出师门的冉求

[img]709348[/img]

孔子的愤怒与冉求在政治上存在差异。作为当时鲁国权臣季康子的得力家臣,冉求帮助季康子实施税收制度改革,这显然与孔子“克制薄弱,以德为政”的主张背道而驰,最终导致被开除。

事实上,在中国古代,特别是在科举官僚制度下衍生出来的学生关系中,师生之间的不和谐、反目成仇和破裂主要是政治利益或党派纠纷,如曾国藩和李鸿章。

再比如慈禧仓皇西逃的时候,清朝第一个亲自领兵“护送”的臣子岑春轩和他的学校老师赵藩就政见不合而反目成仇。岑春轩镇压四川,成功晋升为两广总督。赵藩被贬为永宁道任后,四川流行着一句话:“师道是什么?看永宁路!”可谓辛辣刺骨。

岑春煊

[img]709349[/img]

近年来,随着西方学科体系的引入,师生关系发生了变化。教师在学生面前并不是绝对的权威。学生不必完全遵循教师的计划或学术主张。所谓“我爱我的老师,我更爱真理”。

在西南联合大学中,这种师生之间的相互辩护尤为常见,在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影响师生关系。@ 真正导致师生反目标的是学术以外的因素。

康有为与梁启超

[img]709350' />

梁启超后来康有为了支持张勋复辟而与他分道扬镳。当时梁启超说了那句著名的话:“而这次首创逆谋的人,不是贪国无厌的武夫,也就是大言不惭的书生,在政治上苦不堪言,一无所知。所谓大言不惭的书生,就是指他的导师康有为。康有为看到后自然咬牙切齿,专门写诗怒斥“逆徒”:食母食父,刑天舞戚虎守关。逢蒙弯弓专射羿,坐看日落泪流满面。这意味着梁启超违反伦常,吃父食母,禽兽不如,够狠的。

梁启超被康有为视为“逆徒”,不久自己也有了专属的“不肖弟子”——徐志摩。他喜欢徐志摩的才华,但他不喜欢自己的私生活。徐志摩一见钟情林徽因后,向发妻张幼仪发出离婚通知书,梁启超知道后立即对其进行了批评教育。然而,徐志摩显然是“婚恋自由”的坚定执行者。他不能追求森林,而是爱着陆小曼。后来,他们真的结婚了。

徐志摩和陆小曼

[img]709351' />

在婚礼上,被徐父亲坚决要求做证人的梁启超发表了历史上最无情的证词:“我来这里是为了说几句不听的话,这样社会就可以知道这样的例子是不够的,更不用说鼓励了。(这里省略了对徐陆性格的批评)@ 我希望这是你们俩一生中最后一次结婚!这是我对你的祝贺!我说完了!“虽然还没有到宣布解除师生关系的地步,但恐怕他们老死难了。

然而,同样是“气质中人”的黄侃却更幸运。虽然他总是抛弃同一个家庭的师妹(早前还是师生)黄绍兰,一生中离婚九次,但他的老师张太炎仍然青睐他。他似乎追求“学术就是学术,性格就是性格”,但他的母亲唐国梨再也受不了了。他公开发帖称,他是“无耻的衣冠兽”。

黄侃

[img]709352' />

虽然学生不必同意老师的学术观点,但最好了解老师主张什么,反对什么。虽然王曾经是陈寅恪最骄傲的弟子,但他似乎对老师的想法没有深刻的理解。

1953年,以陈伯达为主任的历史研究委员会决定在中国科学院新成立的历史研究所的基础上增加两个历史研究所。陈寅恪计划担任第二所学校
(中古研究所)主任。但无论是老朋友李四光、张士钊,还是弟子周一良的劝说,陈寅恪都拒绝了。最后,王自愿去广州游说。

也许是因为他曾经是陈寅恪最骄傲的弟子。王到达陈寅恪家后,他劝说陈寅恪。陈寅恪勃然大怒,指着王健说:“你不是我的学生,让我出去!”

后来,王试图修复这段关系,陈寅恪回答说:“我认为学术研究最重要的是要有自由的意志和独立的精神。。。没有自由思想和独立精神,我们就不能发扬真理,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学习学术。”

陈寅恪说:“我绝不反对现在的政权。我在宣统三年前就读于瑞士。
《资本论》原文。但我认为在学术研究之前,我们不能保留马列主义的观点。我想邀请的人和学徒应该有自由的思想和独立的精神。事实并非如此,也就是说,他们不是我的学生。我不知道你以前的观点是否和我一样,但现在不同了。你不再是我的学生了。无论是周一良还是王永兴,从我的角度来看,你都是我的学生,否则就不会了。我将来会照顾我的学徒。”

汪篯

[img]709353[/img]

陈寅恪所说的“从我的角度来说”不是一个具体的学术问题,而是他一生所追求的“自由思想和独立精神”。

以上或弟子被驱逐出门墙,或学生不认识老师,师生关系的“解除”是不愉快的。但也有看似反目成仇的,其实可能有说不出的隐情,比如张太炎和于悦。

余越是顾炎武、戴震、王念孙父子一脉相承的朴学大师。他治学深厚,对弟子要求严格。二十二岁时,张太炎拜他为师,在于家建在西湖边的“注释经精舍”住了七年。他不得不传衣钵,成为了一名汉学大师。

后来,于悦对他提倡排满革命感到非常不满,并声称“曲源(于月)不是弟子”。张太炎回到“注释经典”拜访老师,于曲源看到他严厉责骂,说他从事革命是“不忠不孝,非人类”!孔子叫弟子鼓起来攻击它。

俞樾

[img]709354' />

然而,事件发生后,余和张并没有真正切断师生关系。对于张太炎来说,余越仍然以门生的身份看待。1901年8月,他还使用了《秋怀》的四首索和。张太炎也“如命和之”,并表示将“忘记江湖”以前的不快。但奇怪的是,1906年,当张太炎在日本主持《民报》时,他在9号杂志上公开发表了一篇文章《谢本师》,称从那时起,他“告别”了大师,建立了自己的门户。

但从那以后,我从来没有听说他的弟子因为这篇文章问章太炎。因此,据说章太炎投身革命,公开表示“切断师生关系”,怕涉及业务员。

写在这里,不禁想起小时候读《西游记》,菩提祖师把悟空赶出师门一节,当时很不懂:

祖师道:“那里有什么恩义?你只是不惹麻烦,不带我!悟空见无奈,只好拜辞,与众不同。祖师道:“你来这里,定生不良。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能说是我的徒弟。你说半个字,我就知道,把你的猴子剥皮锉骨,把你的灵魂贬到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翻身!悟空说:“绝不敢提师父这个词,只说是我自己的便便。悟空谢了。

现在想想,一句“你这样去,定生不良。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能说是我的徒弟”。


除了冉求被孔子驱逐出师门外,还盘点了中国师徒决裂事件除了冉求被孔子驱逐出师门外,还盘点了中国师徒决裂事件

,,,

  • 孔子后代 中国最后一位贵族孔家后人的生活状况被揭露
  • 孔子后代:孔子,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伟大成就。它在世时被...

  • 春秋五霸都有谁?为何会形成春秋五霸的局面
  • 春秋战国时期,我们都知道群国纷争,最后秦国统一。周天子势力逐渐的衰弱,让各地的诸侯实力大增,那么当然每一个人都想当老...

  • 解密:先秦墨家墨子到底是如何游说各国政要的?
  • 墨子是先秦王子中罕见的农民思想家。他深刻的理论不仅体现在政治领域,也体现在逻辑哲学上。他的话往往从小到大,甚至是类比...

  • 儒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的孟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是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散文家,是儒家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孟子是孔...

  • 中国阿Q精神的鼻祖是谁?孔子的儿子孔鲤
  •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一些“阿Q”情结。鲁迅发现了这个“真理”,率先获得了文学版权,比如匕首射击,刺伤了许多人隐藏的心:“哦...

  • 孔门十哲七十二贤之一:孔子高徒卜商生平介绍
  • 卜商,字子夏,卫国人,小孔子44岁。以文学著称,以孔子论《诗》为特色,孔子称赞:“商人可以说“诗”已经走了。”在孔门弟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