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山四皓
“商山四豪”是秦末四位相信黄老之学的博士:东园公唐秉、夏黄公崔广、奇里季吴实、鲁(lù)里先生,周术。他们是秦始皇时期70名博士官中的四名。后来,他们隐居在商山。他们曾向汉高祖刘邦提出建议,不要废除王子刘盈(即后来的汉惠帝)。后人用“商山四皓”来指出著名的隐士。
[img]706757' />
东园公
姓唐(姓于),名秉,字宣明。秦末汉初隐士,“商山四豪”之一。
为了避开秦乱,“商山四皓”隐居商山,结茅山林。四人德高望重,汉高祖刘邦多次邀请他们出山为官,不至。
后来,刘邦宠坏了他的妻子,并计划建立另一个王子。吕后急于与张亮讨论,张亮邀请商山四浩出面。后来,商山四浩被王子刘英邀请成为王子的客人。刘邦看到王子得到了四位圣人的帮助,消除了改立赵王如意为王子的想法。刘英后来继承了王位,成为汉惠帝。
[img]706758[/img]
绮里季
他是汉代著名的隐士,也是“商山四豪”之一。他曾强烈建议汉高祖刘邦废除王子。齐里季和东园公、夏黄公、鲁里为了避免秦乱,先后建造了茅山林。
[img]706759' />
甪里先生
它是汉代著名的隐士,也是“商山四豪”之一。鲁里和东园公、齐里季、夏黄公为了避秦乱,先后结茅山林。高祖尝召之为官。
[img]706760[/img]
夏黄公
又称黄石公,原名崔名广,字少通,鄞县(今浙宁波)人。本来是齐国人,因隐居夏修道而得名。
夏黄公,四皓隐士,是三朝著名的儒家文人之一,东周、秦、汉。他被世人称为“商山四豪”,因为他对秦朝秦始皇的烧书抗儒暴行不满,于是在秦汉初同时隐居在陕西商山。而且因为四个人都是“八十多岁,须眉白,衣冠十足。所以又称“四皓隐士”。他们的事迹往往进入历代文献对《易经》中“贞寿、颐寿、隐德、佳逃”等相关词义的注释或解释。“须眉白”这个词也是因为他们的“四郝”。
陕西秦岭有四个人连皇帝都请不动。他们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