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是鬼节(又称中原节),是鬼月中阴气最重的一天。据说这一天的夜晚,当你停留在荒野中时,你会看到鬼夜行的奇观。鬼从奈何的桥上走过来,冥司点了一盏大红灯笼,引领他们走向远离已久的阳光世界。今晚,你不应该出去。这个时候,家里的长辈总有各种各样的习俗和禁忌,但是你知道鬼月的由来吗?
[img]706689' />
「七月为鬼月」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广为流传的习俗,但民俗专家颜荣丰研究了许多古籍经典,发现在朱元璋之前没有「七月有不祥之兆」记录。台湾省流传了几百年的习俗,其实是朱元璋在吗?「假鬼假怪」?
首先,自古以来,七月其实就有吉祥之意,颜荣丰提到蒋大鸿在《天元五歌》中的作品,「古来天子七月葬」,指出古代皇帝死后常延伸至七月下葬,七月为申月,取其「田地里,上得天时,下得地利」,与鬼魂无关。
[img]706690' />
此外,《黄绍年氏》记载,元末明初,军师刘伯温曾派人民间散布谣言「七月是鬼月,天将降祸」,颜荣丰推测可能是迷信风水地理的朱元璋,为了让皇室成功「独享」吉日吉月,才实施「愚民政策」。
因此,鬼月一被捏造出来,就开始在民间传播。然而,7月份的中元普渡(农历7月15日)却有记载。梁武帝设立的玉兰盆甚至佛教经典中的目连救母等相关文献都是关于中元节祭祀孝道的典故。事实上,你不必太害怕农历七月,只要你外出时小心!
七月十五鬼节来历之谜:七月鬼开门,百鬼桥上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