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古装剧的人会发现,古人在逮捕通缉犯时会发出通缉通知,但我们也发现通缉令上的照片与罪犯本人完全不同。那么,在古代,他们是如何用通缉令抓住罪犯的呢?
[img]706532[/img]
@ 身份证不是现代人的第一张。早在战国时期的秦国,商鞅就发明了“照身贴”。后来,出现了最后通牒、商人、路引等证明身份的文件。没有这些东西,他就不能住在客栈里。而且在古代,除了宋朝,每个朝代都有宵禁制度,晚上在街上看到闲逛的人,除了政府人员,很有可能是罪犯,@ 在古代,身份证被通缉的人根本没有地方。即使在现代通缉令中,也会注明被通缉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码等关键信息。
[img]706533[/img]
第二,中国古代一直有保甲制度,相当于今天的居委会。在古代,由于人口流通不如今天方便,大多数人一生都住在一个地方。如果他们在一个地区遇到一个他们不认识的人,他们必然会被别人质疑。即使是最强大的土匪也忍不住轮流质疑。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自然会暴露自己的脚,被政府逮捕。
[img]706534[/img]
@ 每一个通缉令都有奖励,奖励的金额或多或少不同。“重金下一定有勇者”,有人会在重金的驱使下帮助政府抓住罪犯,这有点类似于我们现代的赏金猎人。在身份证、保甲制度和奖励三大网络的追求下,很少有罪犯能逃脱政府的追求。
古代没有照片,关键画像根本不像,怎么能抓到罪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