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历史上,严肃的儒家文化大部分时间都是官方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君主们都想把治民培养成“仁、义、礼、智、信、温、恭、谦”的仁人君子。(这是最高目标,但最低目标是只要他们不制造麻烦。)但与此同时,我们不能否认的是,有这样一个时期,有这样一群人物,与儒家思想分离,他们做事特立独行,奇怪不羁,说话滔滔不绝,肆无忌惮,这是魏晋风格的后代,名人浪漫。
打开魏晋的历史书,我们可以发现很多人物都有“容仪伟丽”、“不修小节”、“才藻美赡”、“风神高迈”、“容仪俊爽”、“善言玄理”、“风神秀异”等评论,给人一种当时大规模基因突变的感觉。除了给当时女性的眼球带来无与伦比的震撼外,那些高贵的“美男人”还有两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另类和谈话。
[img]706463[/img]
所谓替代,就是当时名人用自己原有的怪异行为来阐述“我走我的路,让别人说”这句话的哲学含义。在这方面,“竹林七贤”是开拓一代风格的伟大先驱。阮籍,七贤之一,“傲然独得,任性不羁”。他曾经和他美丽的嫂子出对。有人指指点点。阮籍翻了翻白眼说:“世俗的礼教怎么能管我?“更重要的是,有一次,他听说一个家庭的女儿不幸去世了。虽然他不认识她的家人,但他直接闯进别人家哭了。(颇有“想哭就哭,想哭就响亮”的风格。)
长江后浪推前浪,晋朝建立后,名人似乎受到刺激,变得越来越另类。“日食万钱”的宰相何曾特别尊重妻子,每次见到她,都要先穿上正式的衣服,然后拿酒进屋,碰杯祝福。至于相遇的频率,一年不超过三次。他曾经见过他的妻子,就像见到他的岳母一样,今天将被视为一种精神疾病,但当时人们称赞他的行为是“绅士的外表”。
西晋灭亡后,司马家族的残余力量在东南地区撑起了一半的天空。虽然此时汉人几乎走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但贵族们胡说八道的优良传统却被“幸运”传承下来,并得到了很好的发扬。
[img]706464' />
东晋成立后,乐安人光逸南下奔赴安东将军胡无辅之。他到达胡无家的豪宅后,守门员没有让他进去。他的主人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大臣,如谢坤、阮放、毕卓、羊曼、桓彝、阮孚,裸体喝了好几天酒。(那群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喝基情酒)光逸一听就急,酒瘾大发,迅速钻进狗洞,向里喊道:“我要喝酒!胡无辅之听到了他的声音,于是高兴地把他拉了进来,大家都喝得像斯夫,不舍昼夜。(这八个酒晕子被时人羡慕的称为“八伯”)都督荆益宁三州军事的王晨更厉害。据说作为一名军事指挥官,他应该“日夜练习和勤奋”。然而,我们的王将军却恰恰相反,经常趾高气扬地“裸体游泳三天以上”。(请注意,裸游的境界明显高于当代裸奔。)
当然,并非所有的名人都以另类而闻名,还有羞耻心的人必须掌握另一门高深的知识:清谈。清谈是魏晋时期贵族子弟的必修课,类似于现在的辩论会。清谈是采取一对一单挑的方式,大家坐在胡床上,手里拿着尾巴(类似尘土)说话。胜利的标准是:看谁能说得滔滔不绝,海阔天空,震慑世俗。谈论的主要内容是形而上学。任何宇宙、银河、天空、地球、阴阳都可以谈论,但具体的事务却不能谈论。这是一件“粗俗和不可忍受”的卑鄙的事情。从社会功能的角度来看,清谈更像是一种无用的“屠龙之技”。它“上不用于国家,下不用于人民”,只是一种优雅的胡说八道。
[img]706465' />
西晋太尉王衍是清谈事业的领军人物。王燕“才华横溢,美丽,理解如神”,说“每抓玉柄尾巴,与手同色”,虚张声势的外表可以先压倒对手三分;此外,他的口才也达到了雄辩、雄辩的深刻造诣,被称为“雌黄”,以往的辩论是不利的。擅长开大型清谈会的王艳,是当时世家大族的偶像级人物。“后进之士,莫不景慕放效”。许多人受到他的启发和启发。从此,他们毫不犹豫地致力于清谈事业。至于国计民生的俗务,就是爱谁管。
永嘉之乱和五乱中国之后,幸存下来的中原贵族搬到了江南,清谈也在东晋扎根,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东晋首都的健康是清谈重地。当时的名人,如王导、王羲之、谢安等,都是雅量非凡、妙善玄言的人。在东晋,如果一个贵族不会像唾沫一样说话,那就像他现在不会说英语和使用电脑一样。他不想一辈子都和清流名人混在一起。
晋朝名人的替代和谈话实际上是当时社会氛围的一个缩影。虽然魏晋的性格看起来令人向往和陶醉,但从明亮的表面来看,更多的是贵族政治的极端腐败、思想理论的空洞、人格质量的扭曲和堕落以及人民的悲惨困境。
[img]706466' />
想象一下,如果一个王朝的精英阶层以哗众取宠、聚众胡吹为能事,完全不顾行政爱民、保家卫国,那么这个国家的结局可想而知。西晋有五乱华,“将相王侯连颈受杀,后妃主俘虏军卒”;东晋内讧频繁,“不进取,主昏臣乱”。当然,在末世,直接受害的是下层劳动大众。西晋末年,长安、洛阳等名城大邑“户不盈百,墙宇颓废,蒿棘成林”。东晋时期,全国人口只有汉朝全盛时期的四分之一。“民风国势如此”,魏晋“疯”骨下的名人若泉下有知,不知该怎么感受?
清谈领袖王燕被少数民族领袖石勒抓住后,在他死前,他忍不住意识到,悲伤来自中间。顾说:“呜呜!虽然我的曹不如古人,但如果我的祖先还是浮虚的,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去探索世界。今天还不够!”
这句话大概是对清谈误国这个词含义的最好诠释。
这就是魏晋的风格,哗众取宠,聚众胡吹,清谈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