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给人的第一感觉是极其残酷,其次是虎狼之国;秦军给人的第一感觉是极其残忍,其次是百战百胜。事实上,秦国历史上有三次惨败,几乎毁灭了这个国家。幸运的是,每次大秦国惨败,他都会感到羞耻和勇敢,重生,变得更强大。那么这三次惨败是什么呢?看下面的详细解释。
一、 秦晋萧战争,第一次惨败,秦国称霸西戎。
秦穆公任好继位后,努力工作。秦国国力强大,军事力量雄厚。因此,秦穆公决定东出中原争霸,以获得霸主地位。当时,第一位春秋霸主晋文公刚刚去世。秦穆公想利用晋国新君继位。当主少国怀疑时,他出兵攻打郑国,以实现霸主的功绩。
秦三将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人带着50万秦军越过晋国边界,穿过萧山偷袭郑国。在滑国地界遇到郑国商人弦高到周贩牛,弦高断定秦军必攻郑,即假郑君之命,奖励秦师。孟明视等见弦高奖师,以为郑已有备,不再前进,灭滑而还。为了维护父亲留下的霸权,晋国新君晋襄公在调查得知秦军从萧山返回军队后,派先云带领晋国精锐伏击萧山两侧,并驱使姜蓉切断秦军的后路。最后,秦国50万大军全部葬身萧山谷,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将只以身免,秦军此战败!
[img]706291[/img]
秦国东出争霸,输给晋国,不得不与楚国结婚,共同对抗晋国。从此,秦晋的善良成了秦晋百年的世仇。之后,秦穆公向西荣扩张,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将羞于勇敢,一路向西,灭国十二,益地千里。秦国称霸西荣后,天子致伯,诸侯毕贺。秦国被周天子封为西土诸国之伯,代天子征服不臣之国,实现了秦国春秋霸权。
二、秦魏河西战争,第二次惨败,秦国变法成为世界第一强。
秦穆公称霸西戎后,秦国四代乱政,国势日衰。秦国的世仇——晋国不幸被韩、赵、魏分割。魏国以晋国继承人为己任,第一代变法强国,第二代开拓领土。不到30年,魏国就成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魏国的扩张是秦国的萎缩。魏国将军吴起占领了秦国河西千里之地,将秦国压缩在函谷关。
[img]706292[/img]
面对魏国的崛起,秦惠公非常不高兴,于是动员全国50万军队东出收复河西。然而,当时的魏军精将良。吴起只带了5万魏武卒,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击败了50万秦军。秦军伤势超过一半,不得不退役。吴起利用战胜的力量占领了秦国河西的所有地方。
秦献公继位后,他打算收复河西。他与魏国战斗了20多年,没有收复河西的失地。最后,他不想在少梁战役中受重伤而死。秦孝公继位后,他与魏国耦合,吸引了卫鞅在秦国改革23年,最终使秦国变得非常强大。秦国新军训练后,利用魏国的新失败,一战收复了河西的所有土地。从那时起,秦国恢复了秦穆公的地图,并开始与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竞争,以统一中国。
[img]706293' />
三、秦灭楚之战,第三次惨败,最后灭楚。
秦始皇时,秦国统一世界的大局已经确定,秦国已经摧毁了韩国、赵国和魏国,下一步计划摧毁楚国。楚国是一个大国,土地广阔,民俗强烈;它也是一个800年的诸侯,有着强大的基础。嬴政问灭楚需要多少兵力,老将王剪认为灭楚需要60万;将军李欣年轻英雄,认为20万秦军足以灭楚。于是嬴政让李欣带着20万秦军灭楚。
[img]706294[/img]
李信以15万步兵为主力,攻打炎陵,蒙武则以骑兵为主的5万偏师,攻打平舆。楚国以名将项燕为将,采取诱敌深入,围而歼的策略。李信和蒙武进军顺利,迅速占领炎陵和平舆;军事胜利让李信轻敌,于是轻兵迅速进入楚国都城陈城。秦军到达陈城后,发现被楚国20万大军包围,于是分兵撤退,楚军追赶猛打,最终李信主力15万大军全军覆没。
之后嬴政以王剪为将军,起顷国之兵60万灭楚。最终楚国无法与秦国相持,主动出击,被王剪发现有机会全歼,楚国灭亡。六国中,只有赵国和楚国是善战之国。楚国灭亡后,燕国和齐国顺势而下,秦国完成了统一大业。
[img]706295' />
盘点大秦帝国史上的三次大败,每次都让秦人浴火重生,羞后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