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孟津老城油坊街村西约500米,西北距汉光武帝原陵约1公里。正在这里修建运河的村民在挖掘到离地面约5米深的地方时,遇到了一个坚硬的物体,无法挖掘。当地文物部门立即封锁现场,组织人力物力发掘。一块超大型石头出土辟邪,雕刻精美,造型伟大,前所未有。它昂首挺胸,步履矫健,充满自信和英雄气概,给人一种强烈的阳刚之美和伟大之美。
石辟邪生双翼,形似狮虎,威风凛凛,高1.9米,通长2.9米,重约8吨。汉代工匠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简洁活泼的艺术手法,努力描绘邪恶的头部和强壮的身体,形成曲线变化明显的S形,呈现跳跃动态,视觉冲击力强。据专家介绍,这种石头利用圆雕、平雕、线雕等多种技艺辟邪。雕刻技法完美,堪称同类石雕的经典代表,真正体现了“只有汉人石雕,气魄深沉雄伟”的境界。
作为东汉的帝都,洛阳附近多次发现石头辟邪。汉光武帝皇陵石辟邪是中原最大的,雕刻精美,魅力生动。它可以被称为类似石刻的经典代表。它充满自信和英雄主义的态度,让人们在感受其阳刚之美的同时,也深深地品味了中国汉代石刻艺术的博大沉雄。入驻洛阳博物馆后,以其高超的石刻艺术价值成为“镇博物馆之宝”。
[img]701979' />
石象生,又称石翁仲,始于秦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它是帝王陵墓前的主要祭祀仪器之一,对立于神道两侧的石雕人物和动物。石象生市皇陵神道左右两侧由石雕文武官员和珍稀动物组成的“仪仗队”有两个目的。一是展示墓主的身份等级,二是驱邪镇墓。
明清以后,石象生多为石狮、石狮、石麒麟、石马、石骆驼、石象等常见动物形象。汉唐时期,石像生常有神兽形象。
麒麟、辟邪、天禄也被称为古代祭祀的三大神兽。麒麟的形象很常见。石辟邪和天禄其实是同一种神兽。一角是天禄,二角是辟邪。它可以消除灾难。永安百禄。古人把它们放在墓前。它们不仅意味着祈祷祠堂和坟墓,还意味着升仙。
以1978年河南省许昌市出土的一块石头辟邪为例。它高130厘米,长150厘米。它看起来像一只老虎和一只狮子。它极其凶猛,身体强壮,嘴巴尖锐,下颌有一束卷须。它有翅膀,昂首怒目,长尾拖地,双角垂直,翅膀振动,似乎有一种飞翔的感觉。
石辟邪的形象起源于狮子还是老虎?
[img]701980' />
考古学家研究说,辟邪是古印度梵文的音译,意思是大狮子。狮子大致随佛教传播到中国。最早记录狮子是汉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后汉书》记载,西域进贡有狮子,普通人很难看到,有神秘感。同时,在西方国家,狮子的形状经常出现,引入后也对中国产生了影响。
在古代,两河流域有狮子和翅膀形象的野兽,这是太阳神的化身。天禄,辟邪实际上是中国的翅膀狮子形象。在中国传统艺术创作中,往往有一种集各种动物特征于一体的方法。中国龙的形象是“角像鹿,头像骆驼,眼睛像兔子,项像蛇,腹像海啸,鳞像鱼,爪像鹰,掌像老虎,耳朵像牛”。
此外,当汉代实际塑造邪恶的野兽时,社会底层的工匠没有机会在皇家花园里看到真正的狮子,只能用自己的想象力来发挥,从而创造了狮子头、虎豹身体、长角和翅膀的复合野兽形象。
唐宋以后,狮子的真实形象逐渐被普通人所理解。石狮已经成为中国人守卫大门的神兽,而天禄、辟邪的狮子已经退出了镇墓兽的序列,只作为吉祥的神兽形象保存在生活中。
从东汉皇陵国宝石辟邪开始,为什么中国狮子守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