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清政府,人们的第一反应大多是腐朽、软弱和无能。诚然,清政府在近代历史上丧权辱国,表现得非常不尽如人意。晚清时期,中国失去了大片领土,赔偿了数亿两白银,被列强欺负。然而,晚清并非一无是处,也做过一些值得称赞的事情,收复伊犁就是其中之一。1871年,沙俄趁乱出兵新疆,占领中国伊犁。十年后,清政府从视领土为生命的沙俄手中夺回了伊犁,这在现代历史上是罕见的。那么,为什么清政府能从沙俄手中夺回伊犁呢?
[img]702044' />
第一,清政府以晚清重臣左宗棠为主导收复新疆,他的收复行动得到了朝野内外特别是慈禧太后的支持。在朝廷的支持下,左宗棠精心准备筹集数千万两银和4000万金粮草。当然,他的得力助手胡雪岩从外国银行借了很大一部分钱。左宗棠老当壮,抱着一颗真诚的爱国心,带领6万湖湘子弟在近70岁的时候远征新疆。一路势如破竹,平定了阿古柏叛军,一直打到沙俄占领的伊犁城下。为了表示收复伊犁的决心,左宗棠抬棺出战,威胁要不惜与沙俄一战收复伊犁,左宗棠的三路大军全面包抄伊犁。沙俄被左宗棠镇住,不敢硬来,才做出让步。在国家利益问题上,只有硬拳才有发言权。
[img]702045' />
二是李鸿章与左宗棠在收复伊犁问题上罕见达成协议。左宗棠率军临伊犁城下,向沙俄施压;李鸿章要求英国进行调解,并派外交使臣曾纪泽与沙俄谈判。曾纪泽是曾国藩的长子,长期处理外交事务,非常有外交经验,是一位优秀的外交官。曾纪泽在谈判中争论道理,但拒绝让步,双方陷入僵局半年,最终各退一步,清政府以赔偿的方式收回了伊犁。换句话说,中国“买”回伊犁。不管怎样,毕竟收回伊犁对国家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
[img]702046' />
@ 当中国恢复伊犁时,它巧妙地利用了当时的情况。当时,俄罗斯正在与土耳其作战,英国也在中亚煽风点火。俄罗斯的处境相对困难。对于俄罗斯来说,尽管他们不愿意放弃伊犁,但如果他们与中国作战,俄罗斯的处境将更加困难。他们可能会做出让步,让清政府付钱赎回伊犁。
晚清战斗力软弱无能,为什么还能从沙俄手中夺回伊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