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文明。在古代,它在各个方面和许多技术上都领先于世界,创造了许多令人惊叹的物体。
然而,由于历史资料的不完整,许多伟大的发明会受到质疑,但随后的发现往往会让质疑者感到羞愧。下一件事是中国太监墓的出土,揭开了一个世界性的谜团,使所有的西方学者都被打败了。
[img]701518' />
众所周知,明朝成祖时期,朱棣多次派郑和带领船队下西洋。这不仅是为了加强海外交流和贸易,也是为了弘扬明朝的国威。还有一种说法是找到建文皇帝朱云文,他在靖难之战中失踪了。然而,关于郑和是七次下西洋还是九次下西洋,以及他乘坐的宝船有多大,一直存在争议。
据历史资料记载,郑和出海时的宝船长44公斤,宽18公斤,中号长37公斤,宽15公斤。当时非常巨大,所以受到了西方学者的质疑。他们认为明朝不可能造出这样的巨船。即使是这样,也不可能在海上顺利航行。然而,随着南京一座太监墓的出土,这群质疑的西方学者保持沉默。
[img]701519[/img]
这座古墓的墓主不是别人,而是下西洋的副使洪宝,而是郑和。洪宝墓中的一个墓志铭记录了他的生活和下西洋的具体情况,从而揭开了两个疑虑。
首先,郑和不止七次下西洋,而是九次下西洋。第二,洪宝乘坐宝船大福号是一艘5000吨的巨型船,相当于一艘排水量为2500吨的船。郑和作为一名使者,乘坐的船必须更大。在这种情况下,历史资料中记载的宝船的大小是完全可信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古人的智慧和先进的技术真是令人钦佩。
明成祖时期,一座太监墓发现了一件文物,从而揭开了世界两大疑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