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水浒传》的时候,总有一个疑惑挥之不去。也就是说,书中的内容与书名不符,小说讲述了梁山水泊108个英雄的故事。为什么不用《梁山水泊传》用《水浒传》来理解《水浒传》这个词与书中的内容无关?一开始我以为《水浒传》和《水浒传》是一个意思!都是关于河流和湖泊的。其实是不对的!
[img]698586' />
水浒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原来这里有一个典故《水浒传》,这是周祖先周太王的故事,最早出于《诗经·大雅·绵》中的“古公父来朝走马,带领西水浒传”。当时,中国正处于商朝的鼎盛时期。“周”部落生活在黄土高原的西北边境。那里不仅土地贫瘠,而且有许多强硬的军迪民族。周部落每天都生活在食物不足和危险之中。大约在商朝武丁盛世,周部族有一位杰出的领袖——周太王的古公和父亲——他是轩辕黄帝的第16个孙子和周祖后姬的第12个孙子。他是周部族发展史上继承后姬、公刘之伟业、启启文王、武王盛世的关键人物。周部族在父亲的带领下,历经艰险,迁往岐山下的周原(今陕西省宝鸡市)。这里不仅土地相对肥沃,而且基本摆脱了军迪的入侵。周部族开始在周原发展壮大,最终建立了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力的周朝。《诗经·大雅·绵》是周人用来纪念和赞美父亲对周部族发展的贡献的诗。诗中的“水浒”一词是指后来供周部族居住和发展的周元。因此,后人将“水浒”一词引申为“出路”、意思是“安身之地”。
[img]698587[/img]
知道“水浒”就是“出路”、“安身之地”的意思。我们明白了作者施耐庵先生的意图。就是告诉我们梁山英雄的出路在哪里?安身之地在哪里?在朝廷无道奸臣的社会背景下。他们聚集在梁山造反。未来的出路在哪里?
[img]698588[/img]
梁山在宋江和吴用的带领下投降朝廷招募安全。北灭辽南征方腊。死伤。剩下的很少。结局很悲惨。那么梁山英雄还有别的出路吗?结局是什么?
[img]698589' />
第一,正如李悝jy所说:“杀将城,夺鸟位,让公明哥当皇帝,吴用哥当宰相,我们都当将军。"这是一个更大的理想目标。打造一个天下太平没有昏暗的社会。可惜凉山上众英雄个人素质不好。没有人有远见卓识打天下的能力。早晚被灭。其二。就划地为国,自成一统,打造理想的世外桃源。乍一看,这是好的,但如果仔细分析,它仍然不起作用。赵盖曾经说过:“我们兄弟在一起的一张逍遥快乐,打下了祝家庄,吃了三五年就没问题了。但宋江问:“三五十年后呢?要知道,小梁山泊,不仅住着一百单八名英雄,还住着许多家庭成员、兵丁。这么多人,气质不一样。如果他们整天无所事事,谁能保证没有摩擦,没有内部出血?即使他们这一代人能以义为先,谦虚宽容,和睦相处,谁能保证他们的儿孙不会争夺第一名,自相残杀?这条路也走不通。
[img]698590' />
《水浒传》写的是水泊梁山108个英雄的故事。为什么不叫水泊梁山传?